台湾相思(学名:Acacia confusa Merr.):常绿乔木,高6-15米,无毛;枝灰色或褐色,无刺,小枝纤细。苗期第一片真叶为羽状复叶,长大后小叶退化。头状花序球形,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总花梗纤弱,长8-10毫米;花金黄色,有微香;花瓣淡绿色,长约2毫米。荚果扁平,干时深褐色,有光泽;种子2-8颗,椭圆形,压扁,长5-7毫米。花期3-10月;果期8-12月。
该种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材质坚硬,可为车轮,桨橹及农具等用;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野生或栽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斐济亦有分布。
台湾相思是常绿乔木,高6-15米,无毛;枝灰色或褐色,无刺,小枝纤细。苗期第一片真叶为羽状复叶,长大后小叶退化,叶柄变为叶状柄,叶状柄革质,披针形,长6-10厘米,宽5-13毫米,直或微呈弯镰状,两端渐狭,先端略钝,两面无毛,有明显的纵脉3-5(-8)条。
头状花序球形,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总花梗纤弱,长8-10毫米;花金黄色,有微香;花萼长约为花冠之半;花瓣淡绿色,长约2毫米;雄蕊多数,明显超出花冠之外;子房被黄褐色柔毛,花柱长约4毫米。
荚果扁平,长4-9(12)厘米,宽7-10毫米,干时深褐色,有光泽,于种子间微缢缩,顶端钝而有凸头,基部楔形;种子2-8颗,椭圆形,压扁,长5-7毫米。花期3-10月;果期8-12月。
台湾相思3~5月开花,7~9月荚果成熟。荚果成熟时呈褐色,能自行开裂,宜及时采种,除杂晒干。种子含水率以9~10%为宜,可混以石灰或草木灰,袋装或陶器贮藏, 1年内发芽率与新鲜种子相差无几。
千粒重26~31g,每千克约32000~38000粒。种皮坚硬,富油蜡质,极难吸水,宜将种子浸于沸水中,搅拌约2~3分钟,再用冷水浸种24小时,然后播种,发芽率可达70~80%。如为苗圃育苗,一年生苗高可达60~70cm,宜在苗高30厘米时栽植。如为容器育苗,苗高20~25cm时即可出栽,效果比裸根苗好。造林株行距一般宜1.5×1.5~2×2m,侵蚀裸露地可1×1.5m或1×2m,营造薪炭林或在坡度较陡或冲刷严重的地方造林1×1米。台湾多采用直播造林,生长与植苗造林相同。此外,在花岗岩石质山地还可用飞机播种营造台湾相思纯林或与马尾松的混交林
病菌完成一个侵染程序,必须经历精孢子、夏孢子和冬孢子三种孢子类型的发育过程。精孢子产生在精子器内,精孢子无色,卵形或椭圆形;夏孢子产生在夏孢子堆内,夏孢子黄褐色,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冬孢子产生在冬孢子堆内,冬孢子无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混生在一起。冬孢子的侵染力最强,夏孢子次之,精孢子无侵染能力。
病害症状编辑
病部开始时呈浅绿色,有时带红色,后渐变为茶褐色或污褐色。受害部位肿大、肥厚、如拱起盘状小瘤,向一面隆起,枝、叶、果实因而卷缩成畸形。在小瘤上相继出现不同发育阶段病菌子实体,浅绿色粒状为精子器,暗褐色粉状为夏孢子堆和灰白色绒毛状为冬孢子堆,病株衰弱,生长不良。
发病规律编辑
病菌在病株上的叶片、嫩梢、荚果上渡过不良环境。通过气流传播蔓延。相思树3月份开始抽新叶,4月上、中旬感病嫩叶出现大量精子器和夏孢子堆,4月下旬盛产冬孢子堆,完成一个侵染周期约需15—20天。自4月上旬至12月止,病害可连续发生,一般4—6月最为严重,每次新叶抽出后,都有一个发病高峰,当温度在17—28摄氏度时,最有利于病菌的侵入为害。病原菌只能从相思树幼嫩、半老嫩的叶、梢、果侵入,生长迅速的嫩叶和已经老化、发育完全的老叶,都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和扩展。[1]
防治办法编辑
在新叶抽出前,将染病叶、枝梢和荚果烧毁。嫩叶抽出后,可喷洒药剂2—3次。可选择的有效杀菌剂有1:1:100波尔多液;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80%代森锌600倍液稀释;50%苯骈咪唑500倍液。
病害中文名:台湾相思叶尖枯病病原中文名:合欢叶点霉病原学名:Phyllosticta acaciicola P.Henn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菌目,叶点霉属,合欢叶点霉寄主中文名:台湾相思侵染部位:叶病害分类:真菌
病原介绍编辑
分生孢子器初散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露出,扁球形,有孔口,褐色;分生孢子近梭形,单胞无色,两端略尖,大小5~8.5×2.4~3.4(μm)。
病害症状编辑
叶尖染病后,病部褪绿渐渐枯死。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逐渐向叶面扩展,严重的扩至叶片的1/3至1/2, 边缘具明显的黑褐色带。后期病斑上密生针尖大小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叶一般不落,后病斑开裂。
发病规律编辑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温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每年3~5月发病较重,6月以后逐渐缓和。
防治办法编辑
(1) 精心养护,增强抗病力。(2) 发病初期喷洒20%龙克菌悬浮剂 5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 600倍液、1:1:100倍式波尔多液、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