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又名洋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
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具微柔毛。奇数羽状刺槐形态特征复叶,互生,具9~19小叶;叶柄长1~3cm,小叶柄长约2mm,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cm,宽1.5~3cm,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缘,表面绿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绿色被短毛。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花序轴黄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长8~13mm。被短柔毛,萼钟状,具不整齐的5齿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长18mm,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状长圆形,基部具细长爪,顶端圆,长18mm,龙骨瓣向内弯,基部具长爪;雄蕊10枚,成9与1两体;子房线状长圆形,被短白毛,花柱几乎弯成直角,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长3~11cm,褐色,光滑。含3~10粒种子,二瓣裂。
秋季,刺槐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荚皮变硬呈干枯状,即为成熟,应适时采种,并经日晒、除去果皮、秕粒和夹杂物,取得纯净种子。荚果出种率为10~20%,千粒重约为20g,1千克约有46700粒,发芽率为80~90%。选择有水浇条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最好;土壤含盐量要在0.2%以下,地下水位大于1米。育苗忌连作,可与杨树、松树等轮作。种皮厚而坚硬,播种前须经热水浸种处理。以春播为主,但在春季特别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种。
畦床条播或大田式播种均可。最适生的造林地为:具有壤质间层的河漫滩,在地表40~80cm以下有砂壤至粘壤土的粉砂地、细砂地,土层深厚的石灰岩和页岩山地,黄土高原沟谷坡地。但风口地、含盐量在0.3%以上的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于0.5m的低洼积水地、 过于干旱的粗沙地、重粘土地等均不宜栽植刺槐。造林方法因地而异。在冬、春季多风、比较干燥寒冷的地区,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气候温暖湿润而风少的地方,可在春季带干造林。造林密度要适宜,速生丰产林每亩可栽植110~2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