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被拆故居
近日网上热议因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这一事件而起。梁林故居被拆尤其不可思议,早在2009年7月下旬就由国家文物局明确表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该由地方文物部门申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竟然忽然被拆了。得到被拆消息后,当地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将最大程度恢复原貌。
抛除一代美女、才女的种种情感故事,名门之后、才子佳人的种种光环,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传奇夫妻给人留下的更多是后人对她们情感经历的追索,这其中包括林徽因与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之间的种种情感纠葛。但事实上,这对夫妻一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致力于他们深爱的建筑学,年轻时代双双出国留学专攻建筑专业,回国后夫妻二人又从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50年,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梁思成是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
他们想把北京城这“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作为当时全世界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来,成为一个“活着的博物馆”留给后人。然而,他们一生志业所系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尤其是北京城前景的规划,注定要在此时遭到最严重的挫败。
从1953年5月开始,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北京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一些完整牌楼街不致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情绪过于激动,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
林徽因和丈夫一起,为北京城的城墙四处奔走呼号。1953年,林徽因的肺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她在一次聚会中和北京市市长彭真就此问题据理力争,彭真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林徽因留下一句话:“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2004年8月18日,“假古董”重建的永定门城楼竣工。
旧城改造令旧城过去的痕迹被一一抹去,而新生代眼中的城市永远是高楼大厦、日新月异,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过去被断绝,一刀两断,粗暴得没有任何留恋。上一代在耸立的新城中仅存的记忆逐渐磨糊,直至淡忘,只剩梦里依稀的徊转,最后梦中也记不起来......那些留存着那个时代的人文、生活方式、乃至处事哲学等等林林总总,都随推土机的轰鸣声成为飞扬的尘土。
有时真的搞不清,人类真的不需要历史,可以抛弃一切的一切,统统卷土重来吗?在那些被碾过的尘土中,会不会听到当年街上的叫卖声、邻里的寒暄声、孩子们的打闹声,面对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历史存留稀少的城市,对记忆而言是一场洗劫亦或一场恶梦,还是真的如拆除者所愿,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不得而知。慨叹中不禁要问,偌大的北京城,难道就真的容不下林徽因、梁思成的一处小小的故居?
历史自会告诉人们答案,历史在不断的重演,正应了林徽因的话:“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林徽因又一次说中,而她一定不会想到,这次被拆的竟是他们自己旧宅。因了这句话,我重新审视了这位旷世美女、才女、建筑学家,对于她文学,人品的钦佩由此上升为对她卓越的预见力的钦佩。
如果这对将一生精力致力于他们深爱的建筑学的夫妻,能够赶上现在的潮流,穿越过往回到现在,看到他们那栋曾经宾朋满座,充满欢声笑语的故居,已变做眼前这一片碎石瓦砾,断壁残垣时,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和表情。(慕容唯一)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成废墟,谁会偷着乐?
对于那些迷信“大裤衩”的人来说,也许对中国公认的建筑学鼻祖梁思成并不服气。从最近媒体报道北京市相关部门,在他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旧居上的“穷折腾”,石川的这一说法就已凸显无异了。先不说拆了再建,而不是进行修缮,尽可能地维护文物的原貌的做法,本身对梁思成与林徽因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这本身这一做法,就是某些人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体现。
拆除一处故居,不管它是高楼大厦,还是铜墙铁臂(壁),原本并不费事,刹那间就可以用现代器械一张一合,一伸一挖,瞬间就可以让它变成片瓦不留的废墟。
现在看来,故居已经拆了,北京市文物局孔繁峙局长再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梁林故居被拆。并强调,拆除未报文物保护部门审批,属违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另一位官员,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将之解释为“维修性拆除”。他表示,开发商是考虑到故居房屋腾退后,因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所以进行了维修性拆除,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至于有媒体称,北京市文物局已责成东城区文委查处拆除单位的责任,而且要督促、委托有文物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拆除建筑进行修复设计,这种时候给人的观感是,似乎更是漏洞百出,文物变成了废墟,这才迫于外界的压力,想起来“对拆除建筑进行修复设计”,似乎已经太迟了。1931年至1937梁思成与林微因在此居住期间的砖瓦气息,已经荡然无存,现在你就是用金砖金瓦堆积起来又有什么用呢?就此,被许多学者认为作家冰心1933年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所描述的林徽因家的客厅,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客厅。
据报道,在同一条胡同里,林徽因的另一个仰慕者、哲学大师金岳霖曾在12号院居住,不远处则是1930年代民国政府内政部长、中国古建筑与建筑科学家朱启矜的故居;以及1919年“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遗址。这条胡同当年的文化气息与氛围,可见一斑。而梁思成曾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就事论事而言,这种时候人们是需要淡定的。虽说有记者上目睹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有北京市民在零下二度的冬日里专程到现场,想亲眼见证一下文物被拆除的现场的现场,也见一位从广播里听到梁思成房了被拆后,“特意来看看”的那位大婶,但这又证明了什么呢?做为见证者,他、她,他(她)们,除了从口中哈出一些立马可以结成冰的(怨)气之外,还有什么呢?不是照旧被孙繁峙局长一句,他并不知道梁林故居被拆除给打发了吧?
废墟现场,建筑师刘进红说的好,传统建筑被拆除在中国常有发生:“这次件事的主要意义在于梁思成这个人。”24号院是去是留,中国文化界在2009年就有过争论,当年的主拆方认为该故居不具备建筑的经典意义,最终北京市文物局作出了保留的决定。针对名人故居的保留问题,刘进红认为保留遗址,留下的其实不是某个房子,而是保留了国家特定历史阶段里的历史事件,所以房子是新或旧,建筑是否经典并非最重要:“好多地方的很多遗址,我们去参观考察,看了以后也觉得建筑没什么,但它的场景与氛围能引起你思考,启迪后人。梁思成一生致力保护古文化,现在他的故居都保不住,让人遗憾。”
推荐阅读:
承德皇家寺庙中修建最早的溥仁寺有望对外开放
外媒关注梁林故居遭维修性拆除
委员建议采取捐献冠名等方式投入古建筑和古村落保护
政府应该如何权衡“古迹”和“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