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亿元“汉代玉凳”引质疑 收藏界痛批鉴定潜规则
来源:羊城晚报 日期:2012-2-2
拍卖公司不管真伪只认专家
玉凳被集体“辨假”,拍卖公司也有些坐不住了,鉴定专家被推到前台。
《法制晚报》记者采访到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军。黄建军表示,“鉴定界很混乱,没有舵手。古玩的真假,没人能说了算。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只能保持沉默。没有必要跟他们争,因为争来争去也没有说理的地方。”他还说:“的确应该对拍卖品进行鉴定。但我们不知道去哪儿做,没有一个国家承认的鉴定机构。”
他接着说:“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百分之百是真的。要是买大白菜,说5毛钱一斤那就是5毛,有公认的标准。古玩没有这个标准。其实古玩收藏,打眼也是一种乐趣。”
黄建军还透露,中嘉拍卖公司有四位老专家做顾问,包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其中一位专家叫周南泉,现年76岁,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玉器类首席专家。“周老师给它下过结论,说是汉代的。周老与同行之间也有分歧。但我们认为,周南泉对玉器的认识,远比外面的伪专家厉害。他们(伪专家)说的话,权威吗?”黄建军最后反问记者,言下之意,汉代玉凳还不一定是假货!
“走眼”频发,世人对鉴定专家的信任也已经普遍不再。张进发在北京天雅古玩城开了8年的文物鉴定中心,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金缕玉衣”案发后,整个北京古玩鉴定行业的生意一落千丈,“现在市面上的鉴定业务,据我了解,减少了50%以上。”
收藏家刘先生指出,“汉代玉凳”能被如此迅速“揭黑”,反而得益于鉴定业外的人士。“如果不是从家具常识、历史常识、服饰常识、逻辑推理来辨伪,以鉴定界的现状,这个“口水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收藏界痛批鉴定潜规则
谢辰生(《文物法》起草人之一)
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谢辰生认为,去年“金缕玉衣”的鉴定专家根本就没资格鉴定“金缕玉衣”。“根本就不是走眼的问题,而是胡说八道!杨伯达、史树清也没有资格去鉴定,因为他们是玉器专家,而不是考古专家。金缕玉衣(作为陪葬品)是没有传世的,只有考古的,而且只有那么几件。金缕玉衣是真是假,你要看从哪个墓出来的,怎么加工的?这是关键。现在鉴定专家没几个干净的,按照(单位)纪律,根本就不允许专家出来走穴,除非是无偿的鉴定。”而记者了解到,目前著名鉴定专家签字的证书,一份就要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张进发认为,对鉴定专家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现在的鉴定资格证,是人社部下属的培训中心发的,跟真实的鉴定水平没有关系。其实要想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非常容易:就是从博物馆里调一些真东西,再拿一些高仿的假东西,真的假的掺和在一起,一个个考试,看你的结论对不对。”
彭中天(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
由国家仲裁解决真假问题
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彭中天博士认为,鉴定的关键是行业高度专业化:“把鉴定行业细分,像医院一样设立文物鉴定院。医生治坏了人、专家鉴定错误,要让医院、鉴定院负责。一件文物拿过来,就像检查病人身体一样,先进行设备检测,再转到专科门诊做鉴定,如果还有疑问,就专家会诊。如果一家鉴定院看不明白,就换一家鉴定院,如果还说不清楚,还有国家的仲裁委员会,仲裁了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鉴定院可以盈利,但是仲裁委员会是不盈利的。通过这个权威性的鉴定体系,文物真假难辨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如果鉴定委员会的决定跟鉴定院结果不一样,就像是医院出了医疗事故,鉴定院作为法人,要负法律责任,文物鉴定院又可以追究专家的责任。
推荐阅读: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思考 保存街区的真实性
漳州让历史街区成为魅力之窗
上海民国庭院式民居被拆 专家称立法保护不容迟缓
英国人如何保护名人故居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