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静安别墅区里一批咖啡馆、奶茶铺等特色商铺被曝因不符营业条件被关停,一时引发社会关注。上海还有不少这样的老建筑、老弄堂、老洋房,比如田子坊、新天地用各自方式完成了向文化创意园区的转型,形成了业界比较推崇的“田子坊模式”和“新天地模式”。这些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老民居能否在保护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再利用呢?
特色民居要不要开发?
“老里弄、老民居是上海文化的标志之一,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实在可惜。”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志荣说。在他看来,上海的田子坊、武康路,北京南锣鼓巷,天津五大道等一些承载着城市生活记忆的老民居通过合理改造利用,会使建筑本身实现额外价值。同时,老建筑中相对落后的居住设施,也可借改造开发得以改善。
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将这些老民居视作可贵的利用资源。他建议,应将居住类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旧区改造有机结合,“从整体规划入手,重新为静安别墅等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定位,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市中心的特色民居作为居民集中、文明集聚的区域,应该成为转换、提升城市功能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田子坊模式”能否复制?
赞成民居开发者多将田子坊作为成功经验。上海市人大代表王中斌认为,“田子坊模式”不能轻易复制。田子坊里的小店,最早是从几间属于里弄工厂的房子开起的,它的房屋性质本身就与民居不一样,一旦其他民居随意效仿,会有法律上的争议。“以静安别墅为例,最多时整个弄堂内开了70余家小店,其中一大批并不符合居改非条件。有个别店家甚至已经把建筑本身的外观风貌破坏了,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和安全隐患。”王中斌说。
“从目前来讲,居住是这些房屋的法定功能。在弄堂里开店或许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但如果违背了基本规则而不加控制,会带来很多想象不到的风险,对居民更不公允。”在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看来,老民居改造利用,不可轻率决定,“什么能开发,什么不能开发,应当由上级规划部门统一认定,但这显然是个难解的问题。”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松认为,民居再利用有很多种方式,田子坊模式相对好一些,因为兼顾到了当地居民的利益,但田子坊有它的特殊性。对于类似的民居,在面临再利用的问题时,政府需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包括建筑本身权属是否允许,开咖啡馆等形式有没有损坏建筑风貌,是不是影响到其他居民的生活;如果要产生影响,是不是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及时跟进。这些都需要早作考虑,且不能照搬某个模式一刀切。如果等到矛盾产生乃至形成气候了再去干预,恐怕会变得很被动。
历史风貌该如何保护?
在一些专家看来,特色民居在合适条件下应考虑开发利用,但其本身应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原则,“如果开发是为了更快地赚钱,甚至破坏原来的建筑生态,那还不如不动。”
另一方面,若仅仅“为居住而居住”,民居的改造升级似乎也无从谈起。有人提出,应根据特色民居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特点、资源禀赋,结合周边产业布局,做好未来功能定位,形成相应的规划和安排;应引入智慧城市、社区商业、旅游服务、文化产业等多重功能,既提高特色民居的居住舒适性,又提高本区域的创业和就业适宜性。
另外,如果失去民居中的核心要素——居民,历史风貌的保护就成了空话。市民生活是弄堂文化的精髓,这些独特的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本身就是历史风貌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语境下,实现老民居的风貌保护,意味着即便开发利用,也应与居民生活相结合。“比如武康路,沿街业态可以重新布局,但决不能搞成商业街,因为游客、市民来到这里,是为了感受纯正的上海生活,而不是简单购物。”朱志荣说,武康路改造中就始终贯穿这样的思路,甚至保留一个破旧的菜场,而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可取的思路。
多数专家认为,衡量静安别墅或田子坊,乃至更多老弄堂中纷纷开设咖啡馆、西餐厅合适与否,要看有没有平衡好居民的利益,是否真正贴合了老民居的生活气质。至于更多的评判评准,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推荐阅读:
新疆八卦城:在文化融合中探索名城保护之路
打开“老西门”看看上海旧市井
无锡古老建筑保护和拆迁间的尴尬角力
汕头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