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拨出巨款维修寺庙,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投资修缮了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白居寺、桑耶寺和扎什伦布寺等。
1961年,用3个月时间对布达拉宫年久失修将要倒塌的15处地方进行修补,重新为壁画上色,粉刷了全部围墙,并对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进行了修缮;整理装帧了1600多部散乱经书。第二次维修是从1962年开始的,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11万元,邀请各地能工巧匠,历时两年维修竣工。
1963年,维修了甘丹、色拉、哲蚌和大昭寺等。1972年,首次拨款70多万元维修大昭寺,次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导下,政府再次拨款300万元抢修大昭寺北侧,对一些古老下沉的梁柱加以抬筐和恢复复位,更换了一批柱子,对陈旧佛像、壁画进行涂饰,1975年全部工程结束。1991年又对大昭寺进行了近30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1977年,国家拨专款维修白居寺。另外,还修缮了其他一些著名寺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和落实,由中央、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群众捐资,多方筹资开展的寺院维修活动进入高潮。1979年,国家拨出专款70多万元用于维修扎什伦布寺,对四世班禅灵塔和奇米拉康的10000多个大小佛像进行整治、治金,并修缮了5个金项和20多个大小经堂,重新描绘了1000多幅壁画。1983年国务院和当地政府拨款筹措150多种物资,维修建于1914年的扎什伦布寺强巴佛殿。1984年,在原第四世班禅灵塔祀殿处,修建第五至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合葬灵塔和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该工程总投资782万元,其中中央拨专款67万元,黄金108公斤,水银665公斤,铜5600余公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灵塔。
从1980年至1983年的4年中,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共拨款545万元,修复西藏各地寺庙,仅修复甘丹寺经堂就用去50万元。
1986年,政府资助专款600多万元,黄金50407.6克维修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1989年全部完工。工程总耗资1000多万元。
1985年以后,投资比较大的新建、维修工程有十世班禅灵塔、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甘丹寺等。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在日喀则扎布伦布寺圆寂后,国务院做出了“保护大师法体,修建灵塔祀殿,寻访转世灵童”三项重大决定。第二年,国家拨出专款6406万元,黄金614公斤,白银275.022公斤,以及其他所需材料,修建班禅灵塔,1990年9月20日奠基开工,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1993年9月落成,取名为“释颂南捷”(意为尊胜三界)。大殿总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高为35.255米,为钢筋水泥柜架结构,用花岗岩石砌成。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高11.55米,塔身全部用0.5-0.8毫米厚,纯度为99.01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有珠宝6794个,宝石袋868个。
布达拉宫维修是建国以来古建筑维修方面的最大工程,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拨款维修,1984年至1988年,国家文物局从本单位和北京、河南、四川等8个省文物单位抽调高级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共34名,协同西藏文物专家一起对布达拉宫进行详细勘察,形成了维修布达拉宫的总设计方案。1989年,中央拨专款3500万元进行大规模的抢险维修(后又追加2000万元,总投资5300万元)。1989年10月25日动工,分四期进行,1994年全部工程竣工,完成维修项目1111个,超过原计划的69.4%.这次维修是布达拉宫重建以来规模最大,最为彻底的维修工程。
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庭,从1980年开始国家拨出专款修复,在维修过程中,来自拉萨、四川、青海藏区的信教群众自发捐资捐工,工程进程顺利。1992年,自治区又拨款2600万元,1993年修复竣工20多幢佛堂及僧舍,1997年底全部竣工。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先后拨出3.4亿元,维修修复了千余座寺庙,以及拉萨大小清真寺、芒康的天主教堂和一批苯教寺庙,受到了信教群众的称颂。继20世纪60年代由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1982年至1996年间,国务院又确定了哲蚌寺、桑耶寺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组织寺庙文物进行了全面清理、登记、拍照、编号,并建立档案。
推荐阅读:
专家批梁思成故居被拆 斥政府默许地产商搞开发
“寺庙之城”加德满都
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波士顿设计”频遭抵制
“梁林故居”被拆凸显文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