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拆除,使得历史风貌老建筑的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究竟如何看待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看来,保护本身是发展,历史风貌老建筑也是一种文化。
作为国内著名的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对于近年来一些地区为了发展而拆除老建筑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一些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拆除老建筑,只为了多盖几幢楼宇,认为这是在创造经济利益,这是非常短视的行为”,阮仪三教授说,“保护并不等于原封不动,应该是着眼于在发展中求保护,该拆要拆,该保要保。”
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是唐宋时期的建筑遗迹已经非常难以看到,甚至一些建筑师为了研究唐代长安的规划布局而到日本的京都去,日本古建筑修复用传统方法,连斑驳剥落的地方也不加掩饰涂彩,刻意保留岁月的脉络印迹。反观近年来我们的发展,千城一面,处处是钢筋水泥“森林”,曾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气息几乎荡然无存。“在伦敦这个地方,其面积只有我们许多大型城市的四分之一,而保护的历史建(博客)筑达到了一万多处,美国建造年龄在20年以上的建筑,如果需要拆迁,就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核”,阮仪三教授说,“反观我们的一些地区,拆除民国时期的房子也是觉得不可惜,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与资金不足相比,保护意识和观念的落后,更令人忧虑。阮仪三教授表示,现在我们一些人觉得拆了之后还可以重建,但事实上,历史遗产保护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在保留古建筑基础上原样原修。要让老建筑延年益寿,最大价值就在于保存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积淀。像上海外滩的划船俱乐部、杨浦区的聂家花园等没有被拆掉,与阮仪三等专家和媒体的多方努力分不开。
除了名人故居之外,在阮仪三教授的眼中,像上海的老式石库门和里弄同样也是历史风貌老建筑,也需要进行了保护,如果我们放任不管、不理不睬,必将愧对于后人。
推荐阅读:
西藏和平解放后的西藏寺庙维修
专家批梁思成故居被拆 斥政府默许地产商搞开发
“寺庙之城”加德满都
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波士顿设计”频遭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