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宋衰”在安岳被改写
宋代石窟存世最少,以致清代学者提出“唐盛宋衰”之说,认为宋代石窟早已衰落,大足、安岳石窟的相继发现修正了这种观点。宋代是安岳石窟的黄金时代,之前的圆觉洞、千佛寨仍在造像,又出现了茗山寺、孔雀洞、华严洞、毗卢洞、宝珠寺、圣寿寺诸多精品,石窟逐渐摆脱了五代的桎梏,佛龛气势恢宏,佛像大多大于真人,他们也早已不是云冈、龙门石窟中印度人、西域人形象,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茗山寺现存造像97尊,数量虽不多,但规模宏大,诸如高4.5米的观音、大势至菩萨,6米的文殊师利,6.3米的毗卢舍那佛,1.8米、并排而立的十二护法神像等都堪称北宋精品。千年的风吹雨打使岩石显现出来的层层肌理,在佛像身上留下了水波型的纹理线条,看起来更有一种沧桑之美,如同年轮,记录下时间的印记。
圆觉洞以北宋飞天闻名,此前中国飞天大多出现在壁画中,石刻飞天寥若晨星。飞天凌空飞舞,衣裙迎风摆动,想在冰冷的石头上雕刻出动感的飞天,其难度可想而知。圆觉洞四尊飞天缀刻于净瓶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左右,颈绕飘带,手托花蕾,轻盈曼妙,静止的佛龛仿佛具有动感,大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蕴。
将安岳宋代石窟之美发挥到极致的,则是毗卢洞紫竹观音。紫竹观音高3米,柳叶眉、丹凤眼、高鼻梁、樱桃小口,坐在荷叶上,右腿跷起,左腿悬于莲台之下,恰似一个天真的邻家少女正在莲叶与竹林间嬉戏。当时的工匠似乎以身边的四川女子为模特儿,塑造了这尊石窟艺术史上的尤物,难怪人们爱昵地称为“跷脚观音”“风流观音”;学者则称之为“东方维纳斯”。
紫竹观音由于过于逼真,还引来一段佳话。安岳是韩国普州太后许黄玉故里,东汉年间,许黄玉与族人顺长江漂流到朝鲜半岛,驾洛国金首露王娶为皇妃。每年有上千韩国人来安岳,他们参观完了许黄玉故里,都想去看看紫竹观音,在韩国人看来,紫竹观音就是一个雍容、温雅、美丽的安岳女子,他们心目中的普州太后正是如此。
我来到毗卢洞正值7月22日,农历初一上香的日子,加上电视里早就预报当天有日全食,毗卢洞一大早聚集了不少当地人。天慢慢变得阴沉,香炉里的烛火若明若暗,身着僧衣的香客口中念念有词,向着紫竹观音祈福,香客戴着墨镜,拿着磁盘芯看着渐渐被天狗吞食的太阳。这尊千年佛像与她守护的芸芸众生,共同见证了这个五百年一遇的天文奇遇。
宋代诸如养鸡女、牧童、婢女、武士等世俗形象频频出现在石窟中,在毗卢洞,就连捐资造像的僧、尼、供养人的形象都坐进了佛龛,与佛一起享受着人间香火。宋代国力虽不如唐,城市经济却大有发展,市民阶层颇为活跃,俗世的人渐渐成为小说、评书中的主体,受此影响,石窟艺术也大有世俗化的趋势。
推荐阅读:
天津独乐寺
莆田千年古刹国欢寺亟待保护
中山三溪村能否保留一方“净土”?
瑞士保护文物古建经验的启示
分页:[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