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居民王先生报料称,万柏林区千峰南路路边正在拆房子,几座古老的民居要被拆掉,那些房子看上去有年头了,可能是文物。记者随后赶到现场查看,经过走访得知,王先生所说的古民居,其实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职工宿舍窑洞楼,不是文物。
电话里,王先生急切地说:“在马路边就能看到,有些古代样式的二层小楼,应该算是百年以上的文物了。”记者随即赶到拆除现场,隔着路边的围墙,能看到几排粉刷成黄色的二层楼房,可以看出这些楼房的建筑年代应该较早,楼顶都为尖顶,铺着灰色的瓦,走近了能看到每间屋子的门窗都已被拆下,其中一座楼房的屋顶也被拆去。
对于这些楼房的历史,楼房所在社区的主任贺凤英介绍说,这里的二层楼共有5排,都是1975年左右建成的,是驻地企业给职工盖的宿舍,每排楼房都是砖混结构的窑洞样式,居民俗称“窑洞楼”。
这些窑洞楼条件差,楼里没有上下水,也没厕所,每排窑洞里都住有17户居民,多是退休职工和残疾人,其中不少人属于低保对象。由于这些窑洞楼生活设施落后,年久失修,从去年12月起,驻地单位开始对这里进行棚户区改造,现在居民已经全部搬走。
在拆除现场,以前住在窑洞楼的居民樊先生说,他家的房屋已经出现了墙壁开裂,房顶还有些漏水,大伙早就盼着能住新房,搬走后,他差不多每天都要来看看拆迁和改造的进度。
至于报料人王先生所说的“看着古色古香”的房子,樊先生表示,过去就有很多人在外面隔着围墙看他们的窑洞楼,还以为是有历史的,其实也就三十多年,“可能是这种尖尖的房顶让人觉得这是老房子。”
万柏林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文物认定需要通过太原市文物局并且有着严格的程序,从这几座窑洞楼的情况来看,不具备全国文物普查中认定为文物的基本要求,不属于文物,当然王先生这种保护文物的意识还是值得鼓励的。
推荐阅读:
“文物鉴定乌龙”折射出鉴定法规缺失
合理开发是对古村落的最好保护
文化名村 鹿泉水峪村
福建龙岩漳平发现清代木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