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张昔日雁阵塔的老照片,拍摄于几十年前
莆田市著名的道教名观雁阵宫,自雁阵塔被炸毁后,塔刹残体就一直保存于此
新雁阵塔效果图
一座明代石塔,数百年来屹立在莆田市涵江区最高山峰雁阵山上,默默地为往来的航船照明护航。1938年,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轰鸣,石塔瞬间成为历史。从此,重建雁阵塔成为涵江鳌山村几代人的心愿。2008年,鳌山村20位老人成立建塔理事会,他们想把昔日的灯塔重建成观光塔。可近日,他们却甚为烦恼。
雁阵塔兴化湾曾经的标志
1938年,国民政府认为雁阵塔很可能成为日机轰炸的自然航标,派工兵将其炸毁。此后,塔刹残体就保存在雁阵宫内
“如果不是因为经历抗战年代,雁阵塔应该还是兴化湾标志性建筑。”在鳌山村,雁阵宫董事会秘书长黄玉森说,莆田地方志有记载,1604年,雁阵塔曾经受八级地震而不毁。
黄玉森还有个身份——雁阵宫建塔理事会成员。他告诉记者,明万历十三年二月,“三一教”创始人林龙江命门人在雁阵山筹建雁阵塔,但因受阻而停工。后来,国子监祭酒、左春坊林尧俞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成了雁阵塔。这座七层石塔高14.98丈,底盘直径2.8丈,用铁砂等熔铸而成。塔顶有一个葫芦式的大塔尖,傍晚点火,彻夜通明,从此作为海上航行船只的导航标志。
“雁阵塔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古迹,塔中曾有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裔孙——进士黄鸣乔、黄鸣俊的题联。”黄玉森说,在清代时,御使江春霖看到雁阵塔围墙常年经受风雨侵蚀,便撰写文章,向社会募捐,修理围墙。可惜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政府认为雁阵塔很可能会成为日机轰炸的自然航标,派工兵将其炸毁。此后几十年来,塔刹残体就保存在雁阵宫内。
在雁阵宫,至今保存着一张雁阵塔老照片,这张黑白老照片拍摄于几十年前,是唯一一张昔日雁阵塔的照片。多年来,每当有归国的华侨看到这幅照片,无不感叹,重建雁阵塔的呼声越来越高。
深厚情民企家带头建新塔
老人们出钱出力,最终决定在距原址20米处按原样重建,建成八角形的观光塔
雁阵宫董事会董事长龚振秋告诉记者,1992年,父亲在当雁阵宫董事会董事长的时候,就想重建雁阵塔,然而由于无法筹集资金,最终无法完成重建。转眼间,发动重建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出现转机是在2008年,以鳌山村侨胞龚金麟、黄天标为代表,民营企业家龚珍枝牵线并带头捐资,再次提出重建雁阵塔,立即得到乡亲的响应。令人振奋的是,此事也得到当地政府及文物部门的支持。随后,雁阵宫董事会20名老人成立建塔理事会。
老人们看到雁阵山下拓宽高速公路,留下许多石头,并当机立断,购买了3000立方的石料。冒着酷暑,他们一趟趟把石料运到雁阵塔遗址周围。龚振秋说,这些老人平均年龄65岁,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5岁,做的都是义务工。
由于如今的鳌山是沈海高速公路福州转运站,他们聘请了省地质勘察队对雁阵山进行勘察,最终选择在距原址20米处重建雁阵塔。“按照规划,新雁阵塔按照原来的模样重建,仍是七层,此次要建成八角形的观光塔,总高度40米,底层直径12米,内为空框,外用特大条石、石雕栏杆砌成,具有抗台风、防震、避雷的功能。工期约为两年,造价约为800万元人民币。”龚振秋说。
去年10月8日,重建雁阵塔进入实质性阶段。当天上午,鳌山村村民载歌载舞,用当地独特风俗为雁阵塔重建祈福,并举行了奠基仪式。
缺资金盼新塔顺利完工
已立项开辟的“雁阵山旅游区”,重修的雁阵塔也在规划之列,村民希望能早日筹够资金
在龚振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雁阵塔施工工地,只见新塔已经打好了地基,周围遍地都堆砌着大块的石头。
龚振秋说,目前涵江区人民政府已立项开辟“雁阵山旅游区”,按照规划,旅游区包含莆田市著名的道教名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雁阵宫以及莆阳南宋状元黄公度读书处登瀛阁、宋进士林光朝命名的葆光泉。此次,重修的雁阵塔也在旅游区规划之列,今后还将逐步对葆光泉、石头盘等历史景点进行修复。
“理事会积极筹集资金,龚金麟、龚珍枝、林春树各捐建一层。让人感动的是,74岁的龚金波身体不太好,做过两次手术,还把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1万元钱捐了出来。其他乡民也踊跃捐资,10万、5万……尽管如此,资金还存在缺口。”龚振秋说。雁阵塔塔身动工在即,老人们希望能尽快筹够资金,以促成雁阵塔早日完工。
推荐阅读:
严密保护合肥最古老三拱石桥
蒲壮所城东瓮城东南城墙坍塌
温州市挖地三尺拯救文保单位
两会期间委员呼吁修改《文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