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故居附近,居民为多争拆迁款纷纷搭建玻璃房
老作家汪曾祺曾经称赞王安忆在一次演讲中用的“聒噪”一词极好。王安忆说,“聒噪”是她从傅雷先生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托夫》中学来的。而译者又是从方言中巧妙借用的。除了为钢琴家儿子傅聪写下著名的《傅雷家书》,在法国文学翻译领域里,原籍南汇县的傅雷也是一位绕不过的人物。
1908年,傅雷出生在南汇下沙傅家宅,也就是现在的航头镇王楼村五组。今年2月,浦东新区有关部门发布消息,傅雷故居的修缮已被列入今年浦东新区航头镇的民生实事工程,进入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计划用3-4年时间完成修缮。
就在此时,安静的傅雷故居也开始变得有些“聒噪”。近日,有市民向本报投诉称,有几户居民听闻拆迁在即,在自家门前搭起了“玻璃房”,以图在拆迁中获得更多利益补偿,最后村民跟风而起,竟然出现了20多间房屋挂起“玻璃幕墙”的异景。
实地踩点:乡村别墅后院“扩建”
下沙傅家宅是傅雷的“根”,1908年他出生于此,4年后随母亲移居周浦。据今年2月份的有关消息,傅雷的故居被列入航头镇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近日,市民茅先生向本报曝料称:“不久前,我去一个住在傅雷故居附近的朋友家,发现当地几户居民听说可能要动迁,为求获得更多拆迁补偿,加班加点搭起了玻璃棚。听说也有相关部门出面阻止,但居民们还是跟风在夜里偷偷施工。”
据悉,傅家旧宅占地近900平方米,原来共有房屋31间,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就被分割成好多户。已经有占地面积共382.49平方米的14间房屋被村民私自拆除,在剩余占地432.6平方米的17间房屋中,一间为集体所有,其余均为私人住房。现在,这里悬挂的门牌号是“下沙镇王楼村522号至528号”,其实下沙镇也早已合并入了航头镇。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傅雷故居的范围里,522号、526号两栋楼显然是拆除原有房屋后重建的乡村别墅,其中一栋还在墙体上记录了它的建成时间——1992年。每月花两三百元租住于此做废品回收生意的李先生说:“这两幢后来建的房子,肯定都要拆掉的。”记者实地查看发现,由于526号周边没有“扩建”的空间,所以并无异象。但522号的后院,除了三面围起了半人高的水泥墙,水泥墙范围内还搭了一道简易的“玻璃棚”,地方不算太大。记者敲响了这幢三层小楼的门,但无人回应,只是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层摆放着多台缝纫机,可能是一个小型的服装加工厂。
李先生则笑着告诉记者:“这玻璃棚确实最近新建的,应该就是为了拆迁补偿吧。”那这一现象是否仅此一例?李先生说:“你看东边——全是新搭的玻璃棚。”
挨家探访:村里跟风搭起“玻璃棚”
从王楼村530号处过了一座小桥,居民说这里就是六组了,沿着村里那条可以容一车通过的小路向东,一直前行到接近康新公路的地方,大约要走上五分钟。路北的房屋门牌从531号一直延伸到552号,几乎所有的房子门前全有一个用稀薄的支架和玻璃搭建起的简易阳光房。一眼望去甚为壮观。
现场的20余栋村民屋舍,大多是自建的两三层小楼,这些玻璃棚应该是最新搭建的。比较“本分”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屋檐(上面是二楼的过道)下搭起玻璃棚,也有一些则还要从屋檐下“挑”出一部分,以图进一步增大玻璃棚所占的面积。路南面的一间小屋,本身建筑质量就较为粗糙,用玻璃棚也很难将屋檐下的空间完整地封闭起来,却嵌两块小木板,凑合着搭起了一道“玻璃幕墙”。另一个有趣的插曲是,不少人家的玻璃板上,还被贴上了搬家公司的广告,其中的隐含意味可想而知。
在539号门口,一位中年妇女正在自家的玻璃棚外清洗物品。被问起为何此地每家每户都新装了这样的玻璃棚,是否本地“建筑风格”,这位女士倒也回答得豪爽:“这些是最近建的,听说要拆迁了呀。装上这些棚子,可以让居住面积大点,也许动迁时能多得点补偿。我们也是看到别人家里装了才‘跟风’的。”
推荐阅读:
狂风暴雨肆虐日本 京都国宝建筑遭殃
北京先农坛东墙疑遭凿洞开店
福州鼓岭邮局等六座建筑将修复
何志榕:园林古建也能以“情”感人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