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曲地区那曲县古露镇萨措村的农家书屋,69岁的嘎玛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一本藏文的《西藏民间故事集》。
嘎玛老人是那曲地区那曲县古露镇养护段的退休工人。自从退休后,老人的生活一下子从过去近二十余年修路、补路的繁忙劳作中闲了下来。老人说:“习惯了在公路上忙碌,退休后的清闲生活还真有点不适应。我从小就喜欢听老人们讲述藏族远古的传说故事,村里建起农家书屋以后,我每天都会去书屋看看书。可以说,因为农家书屋,我的退休生活开始变得丰富、有意义。”
今年4月25日,建于公元1724年的那曲地区那曲县格鲁派寺院孝登寺寺庙书屋正式揭牌。走进寺庙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摆放在中间的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丹珠尔》经文,书屋的两侧则摆满了《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等在藏族历史上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书籍,还有许多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书籍和音像制品。
当天,孝登寺的僧人们相互簇拥着进入书屋,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感兴趣的书本阅读起来。僧人土登桑丹立刻被一本《宗喀巴大师传》吸引了过去,和他站在一起的僧人赤列也早已盯上这本书,两人的手碰在一起,双双咧嘴一笑,一同拿起书看了起来。
土登桑丹说:“宗喀巴大师是格鲁派的宗师,我们僧人都喜欢看大师的传记和作品。寺庙书屋里的书籍很齐全,不仅有宗教、历史书籍,还有许多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书。可以说,寺庙书屋的建立,不仅让我们僧人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而且也为我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2008年,全区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建设工程启动后,那曲地区及时成立了以地区行署主管领导为组长、地区文化局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建设的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
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江村旺扎说:“截至目前,那曲地区共建成牧家书屋1191个、寺庙书屋270个,覆盖了全地区100%的村(居)委会,有效改善了农牧区文化环境,丰富了农牧区文化生活,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和广大僧尼"读书难、借书难、用书难"的问题,对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改变农牧民生活方式,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曲县那曲镇林郭居委会一村村民曲丹罗布说:“农家书屋里的书籍很齐全,基本能满足各类用书人的需求,我们一村农家书屋自开放以来,借书、看书的村民还真不少。”
那曲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那曲地区在推进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出发,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主,以藏文读物为主,以普及通俗读物为主,以实用效益为主”的指导思想,无论是从图书配备上,还是从书屋的规划建设上,始终把满足群众需要和给群众提供方便摆在首位,以确保书屋建设真正惠及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为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地区文化局与各县(区)文化局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建设工作列入年度文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江村旺扎表示,随着西藏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那曲地区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工程建设也已全面完成。但因那曲地区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等原因,仍有部分偏远自然村的农牧民群众尚未享受到这一惠民工程。今后,那曲地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继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探索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把农家书屋(寺庙书屋)这一惠民工程拓宽到自然村,继续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农家书屋(寺庙书屋),让书屋切实发挥作用,使群众和僧尼实实在在地感受读书的乐趣,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荐阅读:
合川还原古街原味 文峰古街五一迎客
怎样保护利用农村特色古民居?
北京老城砖被弃胡同内 文委回应将用于修缮古建
古建筑像一位老人 听它讲讲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