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孔锋 日期:2012-6-1
孔庙鸟瞰全景
曲阜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称“三孔”)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门类中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以及特有的纪念意义而占有特殊地位,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曲阜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逐渐成为世人向往的神圣之地。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么丰富的文物,是每一个曲阜人的责任。
在“三孔”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曲阜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曲阜特色的发展格局。
克服难点:改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环境
环境整治牵涉各方利益,难度高,对三孔保护意义影响较大。
早在1978年,根据对外开放的需要,曲阜市就对“三孔”古建筑进行初步整修,迁出了在“三孔”办公的7个单位;1994年,又将孔府饭店迁出。2007年起,孔府西路陆续停止对外开放。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2月——2008年8月,原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委托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孔府西路建筑进行了现场勘察测绘,根据其残损现状编制了《曲阜孔府西路建筑修缮保护方案》,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2月批准了这一方案。同年3月,孔府西路维修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由经验丰富的曲阜市古建修缮中心承担施工任务。近年来,又整修了孔庙、孔林神道路的柏油路面,改为石板路,把孔林原环林沙石路改为石板路,配备了电动环保游览车,在孔庙、孔府周围禁止大型机动车辆入内。清理了孔庙和孔林内的所有摊点,全面启用了现代化的孔府文物档案馆。清淤排污,开展了引泗河水入城工程,绿化美化护城河沿岸,扩大绿化面积。在全市范围内清理各类燃煤锅炉,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科学规划“三孔”周边区域供水、供电、排污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曲阜市名城保护规划,1994年对包括“三孔”在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地带,1995年颁布了《曲阜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起草了《“三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设置了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加强对“三孔”的日常性监测。成立了曲阜市文物稽查大队,将所有露天经营户全部清理出“三孔”景区,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孔”世界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三孔”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加大宣传: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的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为加强对社会公众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曲阜市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三孔”遗产及遗产保护公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引导、支持和鼓励广大市民参与遗产的保护工作,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遗产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春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文物法颁布纪念日、农历“十月一”,利用明白纸、展板、标语、过街联、在电视台发布公告、办理学生优惠年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三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形成了“人人珍惜遗产、自觉保护遗产”的良好氛围。同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春节期间面向济宁和曲阜市民推出优惠措施,让广大群众共享保护文化遗产的成果。今年,又将免费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开放“三孔”,免费向市民开放部分文物景点工作列入全市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
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古建筑维修
古建筑是“三孔”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和主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
“三孔”古建筑多为木石混合结构,近千年岁月的侵蚀,使之维修保养尤为重要。为此,曲阜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专业古建维修队伍,专职负责对古建筑的维修保养,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维修。先后完成了孔庙东围墙及家庙围墙整修、鼓楼门大修、大成门、杏坛、寝殿屋面维修、道冠古今牌楼维修、孔子墓围墙维修、孔府院落地面翻铺、孔府大堂西侧门维修等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积极推进孔府西路古建筑群维修工程,目前各项维修工作已近尾声。为促进遗产保护规范化、科学化,组织力量编制了孔庙、孔府“十一五”期间维修方案,报批了孔府西路等维修方案。经过积极努力,“三孔”列入国家文物局“明清皇家建筑十二五规划”,2009年,曲阜孔庙、孔林及孔府水电改造工程、安防技防系统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被正式列入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组织竣工验收。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三孔”古建筑群历经岁月的沧桑,以其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展示在世人面前。
全面保护:确保世界文化遗产安全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建立一个文物安全防范系统对于保护好“三孔”文物至关重要。
“十一五”期间,在技防投入、消防安全保卫等文物安全方面共投入专项资金1300多万元,建立并逐步完备了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严密布控的安全保护系统,共安装摄像头94个,感烟探测器576个,报警探测器423个,最大程度地发挥立体防控效能。建立总控室一个,分控室两个,配备了电瓶巡逻车40余辆,补充了高灵敏度对讲机47部,配备干粉灭火器420个,定期维修风力灭火机21台、消防手抬泵7台,铺设消防管道2800多米,安装消防栓39个,修建消防水池12个。建成并完善了现代化的文物库房孔府档案馆,通过国家一级风险验收。每年对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和督查组进行调整,单月9日召开安全警示日活动,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卫人员和林区夜间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层层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文物安全责任和文物保护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消防实战能力,加强文物消防队伍建设,每年都要开展“119”消防演练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消防灭火技能。古树名木是活着的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具有独特的魅力,为此,专门成立了保护机构专职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每到节假日,参观“三孔”的人流便摩肩接踵,为做好景区接待,确保游客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制订了安全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处理节日期间出现的问题,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实行旅游高峰时段控制进入或人员分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突发事件防控预案。
提档升级:扩大世界文化遗产对外影响
“三孔”是曲阜的城市名片和儒家文化的地理坐标,曲阜的文化遗产管理工作者们,在管理好、保护好珍贵遗产的同时,也时刻在思考,怎样将如此灿烂而又厚重的文化传播到各地,展示给世人。
首先在“三孔”景区内开展环境整治和管理,更换和维修了休息椅,制作了中、英、韩、日四国语言导引指示牌,设计安装广播系统,清除了所有露天垃圾池,全部更换为封闭式垃圾箱,在主要位置设置了电脑触摸屏,方便游客查询。组建了卫生保洁队伍,实行全天保洁,垃圾随产随清。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三孔”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行列;2007年,“三孔”景区管理又顺利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三孔景区管理得到了游客的广泛认可,景区游客满意度达97.16%。在做好景区管理的同时搞好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曲阜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整理出版了《四库全书》、《论语句解》、《图说论语》等经典书籍和全套《玉虹楼丛帖》,开发了竹简浮雕孔子像、玉雕书简孔子《论语》系列产品、浇金版《论语》、清代“鹿头尊”、“粉彩九桃橄榄瓶”、清代黑地粉彩龙花瓶及“尼山石系列”产品,形成了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文物复仿制品系列商品、儒家文化典集系列书籍、曲阜特色系列工艺品等产品。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孔庙的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地孔庙之间的文化活动交流,1995年,多家孔庙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孔庙为会长单位。近几年,先后与贵州安顺文庙、陕西韩城文庙、黑龙江哈尔滨文庙、江苏南京夫子庙、浙江温州文庙、浙江杭州文庙、海南三亚崖城孔庙、湖北应城孔庙、广东汕头潮阳孔庙、广东化州孔庙以及韩国陕川郡文化院等机构进行了文化交流和经验探讨,向哈尔滨文庙、杭州文庙、贵州安顺文庙、吉林文庙敬赠了尼山“圣土圣水”,中国孔庙保护协会这一平台得到了有效利用。
推荐阅读:
新颜旧貌 聚焦保定修葺中的文物古迹
昆明文庙修建项目进入开工月未见动
南充文庙复建“五大景观”营造“崇圣”境地
扬州重宁寺大雄宝殿今上瓦 8月重现原貌
编辑:菩提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