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文广局获悉,青石唢呐、祠堂营造技艺、方山茶制作技艺、米糕制作技艺、徽胡乐器制作技艺等共29个项目,被市政府列为第四批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29个“非遗”项目内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六大类别。至此,我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7项,其中扩展项目8项。
重保护古建筑营造技艺榜上有名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懂这门技艺了!如果不加紧保护这门技艺,危在旦夕啊……”市文广局文艺处的工作人员陈玉英告诉记者,“这次我市首次把祠堂等古建筑的建筑工艺入‘非遗’,浙西的祠堂建筑非常具有代表性,而这种建造工艺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祠堂,在我国古代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和家族社交、设学校等的场所,所以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布局合理的结构、上等的用材,并采用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今天,那些工匠们的身影日渐远去,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陈玉英感慨:“如今,我市懂得祠堂及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人少之又少,现在有多少从业人员,目前尚无法统计,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这也是这次把它写上‘非遗’名录的原因了。”
重完整扩展项目首上“非遗”名录
较之前三批的“非遗”名录,这次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榨油技艺、十番锣鼓等8个项目也榜上有名。扩展项目,指的是前一批或前几批已经公布的名录项目,而这次不同申报地区或单位又一次申报成功,那么,这次申报的名录项目就叫前面相同名录项目的扩展项目。
“这次首次设置了扩展项目,说明了我们对‘非遗’项目都持保护思路,从单一的项目保护,转变成为融合整体保护。这也说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整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市文广局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重传承扩大衢州文化影响力
在这次“非遗”名录的民俗类项目中,有女儿节、花灯会、城隍庙会、祈水节四项传统节日。如今,衢州基本上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品牌节日文化活动,除了大家熟知的如祭孔大典,江山毛氏祭祖等,近两年还出现了女儿节、九华立春祭祀、开化的保苗节、江山的城隍庙会等,这些节会活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该工作人员说:“其实,市区还有很多的品牌可以做,比如说水亭街区的周王庙祭祀和神农殿的神农祭祀,以后,我们还将利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教育基地。更希望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扩大衢州文化的影响力。”
第四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1项,其中:
传统技艺为12项:祠堂营造技艺(衢州市)、传统纸帘工艺(衢州市)、手工年糕制作技艺(柯城区)、三门源叶氏古民居营造艺术(龙游县)、方山茶制作技艺(龙游县)、米酒制作技艺(龙游县)、徽胡乐器制作技艺(龙游县)、米糕制作技艺(江山市)、柴叶豆腐制作技艺(常山县)、传统榨糖技艺(常山县)、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开化县)、冻米糖制作技艺(开化县)。
民俗类4项:女儿节(柯城区)、花灯会(江山市)、城隍庙会(江山市)、祈水节(开化县)。
传统美术2项:墙绘(衢江区)、叶画(衢江区)。
民间文学1项:吉哥与吉妹的故事(衢江区)。
传统音乐1项:青石唢呐(常山县)。
传统医药1项:产母药(龙游县)。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共8项,其中:
传统技艺2项:古砖瓦制作技艺(衢江区)、传统榨油技艺(江山市)。
传统戏剧2项:木偶戏(衢江区)、徽戏(龙游县)。
传统美术2项:剪纸(柯城区)、木雕(龙游县)。
传统音乐1项:十番锣鼓(常山县)。传统舞蹈1项:竹马(开化县)。
推荐阅读:
深圳宝安:保护开发好凤凰古村落
福建鼓浪屿申遗大力推进要素保护修缮等工作
黄山促进文物保护的六项措施
圆明园年底前有望首次全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