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风景名胜建筑 >> 正文
窑湾 大运河商帮文化第一古镇
来源:扬子晚报  日期:2014-10-15

 

   窑湾古镇位于徐州新沂市西南35公里、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一水相连,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和“鸡鸣听三县”之描述。

    窑湾镇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余年历史,但作为商贾重镇,却是由大运河而兴。明末清初,中运河开通后,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窑湾,扼南北水路之要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各地的货物依托窑湾码头实现南北流通,“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水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在清至民国的鼎盛时期,古镇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上设有大清邮局,钱庄、当铺、商铺、工厂、作坊等达360余家。水运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达,使窑湾古镇又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交流和融合的桥梁,通过大运河所实现的规模最大、最为频繁的人际交流,无疑是商人的交流。大运河主要通过商人的交流,促进了南北(包括东西)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运河文化。所以说,商贾文化又是运河文化的基础文化,崛起于明清时期的商帮文化,作为商贾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运河区域高度发展。

    窑湾古镇的规模,与运河区域的一些大城市远远不能相比。但窑湾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运河文化在窑湾古镇的典型体现。窑湾古镇位于中运河中段,其物流辐射面积广及苏北鲁南,大运河在此与骆马湖交汇东拐,由于运河与湖水存在落差,水流湍急,逆水需拉纤行船,窑湾古镇又处于航程中点,南来北往商船均要在此停泊中转物资,或休憩、补充给养古镇又被称为大运河的黄金拐点。如此重要的商业地理价值,南北商家极为重视,云集窑湾,古镇遂成运河商贾中心。

    窑湾古建筑群不同于平遥古城,也不同于乌镇周庄,而是建筑各具特色,体现南北交融风格。山西会馆和山东会馆庄重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标准模式。福建、江西会馆在南方园林布局结构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富丽豪华,生动活泼。山西人住房布局结构严谨,呈现山西古建筑特色——“天井院”;福建住宅仿南方园林式建筑,整体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院落宽大,吴家大院有四进院落,是古镇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宅院;江西、福建、苏镇扬人住宅多注重室内装饰,多悬挂家乡名人字画。此外还有大户人家所建北京四合院构造、欧洲宫殿式小洋楼,天主教堂则为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由此形成了窑湾古镇丰富多彩的建筑特色。

    窑湾古镇的民俗文化深受商帮文化的影响,夜猫子集市是窑湾特有的商业民俗文化,全国各地的商人在夜市里交集,各种经营和生活方式得到充分的交融。琴书《打蛮船》极具苏北鲁南特色,传说《十大巧女》颇具江南风味,皮影戏为正宗山西韵味,巡街打更、抛绣球、茶馆扬琴、水龙会等各具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使游客有韵味绕梁之感。

    窑湾古镇的特色食品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亦多具商帮特色,窑湾船菜,食材均为河湖时鲜,精心烹调,色香味俱佳,为苏北厨艺一绝。著名的窑湾绿豆烧原名绿酒,为明朝宫廷御酒,明末由江西籍宫廷御医赵学敏等传入窑湾,酒含名贵中药50余种,如绿豆汤色,为保健佳品,乾隆时定为贡酒。窑湾甜油是清康熙年间,由江西籍名医宗柏云和赵学敏,在酱油的基础上融入养生理念研制而成,有滋阴养肾、增强人体免疫力、健胃美容的作用。窑湾云片桂花糕的制作工艺及原料亦是由江南传入,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船菜馆、龙舟驿、三晋别院等主题文化餐饮、客栈,招商了一批特色非遗文化项目、手工艺商业,注重开发传统民俗戏曲和特色产品,窑湾绿豆烧酒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赵信隆酱园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樱花
 ·湖南惊现神秘石窟寺
 ·宝鸡法门寺迎国际佛教盛会
 ·河南一小区地下古井发现佛教..
 ·紫禁城内首次考古挖掘
 ·南京被污损的两处南朝石刻已..
 ·51件青铜器展“燕国往事”
 ·泥河湾遗址人类起源或超200万..
 ·兰溪西姜村探索古民居保护新..
 ·福州北庙遗址列入文物普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