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自本月18日考古队正式进驻双墩遗址现场开展工作以来,发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到文化层,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淮河中游地区最早的人类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通过前期的考古发掘证实,双墩遗址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部连接岗地,是静水状态下的湖相沉积。
考古队发现西部偏南区域是文化堆积最厚的区域,大约有1.5米。鉴于此,考古队在该区域布了16个探方展开挖掘,面积400平方米,目前,扰层清理已完成,从揭露出的文化层看,遗物非常丰富。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在一个个探方中,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在南侧最大的探方中大量陶片、兽骨等散落在泥土中,工作人员用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遗物从泥土中剥离清理出来。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双墩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张东介绍,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有夹砂陶、泥质陶等大量陶片,口大底小的大型炊器以及支脚、支座,形式各异的平底釜,大量的兽骨、鱼骨、贝壳,形似靴子的用鹿角制成的器物、网坠。还有最能体现双墩文化典型特征的刻划符号,一般在器物底部,有网状、十字型符号。通过对这些遗物的分析研究,可以推断出先民们的生活以渔猎为主。“此次发掘最重要的突破在于,找到了和双墩古人类居住场所相关的遗迹。”张东告诉记者,通过钻探发现,此次发掘区域的东部有红烧土迹象,这是人类居住的建筑的典型特征,这对于了解聚落的结构形态,整体面貌,以及展现当时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此次对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采用聚落考古手段,与以往抢救性发掘不同的是,不再单纯对一处遗迹进行集中地清理,而是更关注面上的、与遗物有关联的信息,比如当时的人们住在哪,周边是个什么状况等。因此,就聚落考古而言,哪怕是一个陶片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