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类传统民居受关注
近期出版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海南共有10类传统民居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司长赵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传统民居,是人类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载体。
可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传统民居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他们或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任由雨露风霜侵蚀,破败不堪;或被一栋栋毫无新意的混凝土小楼所取代,曾经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变成了一个面孔。
传统民居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遭受着多重打击,岌岌可危。海南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之路,又在哪儿?
现状:海南传统民居面临生存窘境
海南传统民居的生存状况并不好。海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袁红隐隐感觉“问题可能已经很糟糕”。
在袁红的印象里,每次到乡下去调研,去找那些遗留下来的传统民居,总显得特别不容易,“有时候带着很大的期望去,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就失望了。有的民居甚至已经没了。”袁红说,那种状态很难描述。
袁红的担心不无道理。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2010年仅剩下271个,10年之间减少了90万个。这些消失的自然村落中也包括大批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的消亡带来的不仅仅是传统民居的消亡,还是一个乡村习俗、历史传统的消亡。海南同样如此,一些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正逐步消失。
海南大学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员阎根齐将海南传统民居的现状分成了3个类别。
第一类是以极快速度消失的传统民居,比如:黎族居民的船形屋。阎根齐分析说,这样的船形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跟现代化的居住条件相差甚远,因此几乎是全部消失了。目前,仅东方市白查村,昌江王下乡等为数不多的村落里还有这样的船形屋,“可那也不是最原始的。”
第二类是琼北民居,这些民居大部分作为文物得到了保护,比如丘浚故居。这些传统民居得到的保护相对较好,不过依然有部分民居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得到修复,破败不堪。
第三类是一些华侨故居,这部分传统民居以前盖得很好,里面的雕刻、彩绘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部分传统民居除了有人居住的保存会相对较好,其他大部分都比较破败,在历史的风尘中日渐落寞、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