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淮角韵 老合肥城标志性建筑
来源:合肥日报 日期:2014-11-10
镇淮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据史书介绍,1161年金兵南侵陷庐州时筑金斗门,楼居其上(1169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毁,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其规模“凡三层,高五丈三尺”,算不得太高,但金斗门高十余丈,这就厉害了,超过了30米。那个时候的民居多为平房,登此楼,绝对是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说它是当时合肥城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就难怪每有文人墨客至此,都会留下诗章,发出感叹:“百尺高楼迥,烟云面面开。蜀山还北向,淮水自南来。(清·介福)”“巢湖水涨连天白,金斗城高落日黄。(清·邵陵)”能看到大蜀山,是可能的,巢湖也能看到,有点悬,不过也难说。
《八景说》的作者、清人朱弦在“镇淮角韵”中写道:“于楼四眺,东北一带,小岘、浮槎在望,参差凹凸,每初霁雨余,如新蓝出沐;南望城堞依依,孤屿隐隐,正如蟠末见旅行之髻也;西则蜀峰陡起,若与此楼争雄;北望古寺障之,不见天末,亦巨镇也。”这就更为详细了:东北望去,小岘山、浮槎山错落参差,雨水之后,更是美不胜收;向南边看,城墙之外,巢湖中的岛屿,隐约可见;西边的蜀山,北面的明教寺,一个孤峰耸立,与镇淮楼遥遥相望,一个直抵眼前,气势不凡。
据清人记述:“传闻往者两傍有亭,翼如钟鼓分之。‘楼中’置画角铜壶等物,考之乐苑,角色调也。萧萧瑟瑟足以感人。大约借以警晨昏、司启闭也。”查了一下辞书,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了解了镇淮楼的功能,就会理解为什么有“镇淮角韵”这么一说了。
另外,镇淮楼“楼下置铜箱八九枚,渊渊穆穆,其色渤然,状类合乐之祝,自高而下安置之。取以行水,金蛇吐漏,牙签报时,以验晷刻”。也是很有些特色的,它反映出古人的认真严谨和聪明智慧。在当时合肥人的心目中,镇淮楼应该和咱们上世纪80年代的大钟楼地位相当,其在当时合肥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