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月下旬,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清晨八九点钟的时候,太阳的紫外线照到身上已经感到火辣辣的了。快速地洗漱完毕立即驱车前往五当召。
五当召这个地名猛地一听,人们可能会连想到湖北的武当山,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五当召是一句蒙语和藏语的合成词汇,五当在蒙语里是柳树的意思,当,是藏语,是寺庙的意思。五当召的全意是在柳树茂盛地方的寺庙。其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东北面约八十公里的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中。
远观五当召(图片来源:资料图)
五当召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主体建筑座落在两山之间逐渐汇集的山地上。东西两侧的高山坡上是庙宇的附属建筑和僧人的住宅,全部庙宇皆为藏式风格,棕色的饰带,黑色的窗户,红色的柱廊,金色的法轮,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气势宏大而又出奇地静怡,到处充满着神秘莫测,似乎神灵无处不在。
五当召殿堂(图片来源:资料图)
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据说是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并和青海塔尔寺齐名的我国藏传佛教的三大名寺。其全部房舍约有两千五百多间,占地近四百亩,最兴旺时期喇嘛有一千多人。香火旺盛,蒙汉信徒朝拜者络绎不绝。为什么这么宏伟壮观的庙宇建在这样荒僻的群山之中?说起来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五当召转经筒(图片来源:资料图)
据说当年的五当召创始人一世活佛阿旺曲日莫,为了弘扬佛法从拉萨一路走来,历经艰难,刻苦跋涉,来到了蒙古高原。面对荒凉的草原眼前呈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正在踌躇之时一只苍鹰飞来,俯冲而下将活佛的顶冠衔走,为了寻回帽冠大师只好随鹰而去。苍鹰飞飞停停,竟一直将活佛引进这两山相携柳树繁茂的大山之中。面对着眼前的柳暗花明翠柏成荫,大师怦然心动,苍鹰是上天的化身又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于是,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就建在了这里。在广场西侧的松林里,一只欲腾空展翅的苍鹰雕像至今还矗立其间。
五当召殿堂(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缓缓地参观游览着,四处一片静悄悄的,静得让人奇怪。五当召的各个殿是依照山势自下而上排列建造的,跟西藏的布达拉宫极其相似。而五当召的第一大殿应该是苏古沁殿。大门两边的墙上画着手持法器,面目狰狞的门神,大殿里光线昏暗,墙面上的唐卡色彩鲜艳,讲述着古老的宗教故事。廊柱上系满了颜色不一的哈达,这都是朝圣者敬献的。
这个大殿一共三层分前后两个部分,大殿里供奉着释迦摩尼佛,大殿顶部雕刻着蛟龙,色彩鲜艳,整个内部显得富丽堂皇。苏古沁是一句藏语,意思是聚会的地方。这个大殿是喇嘛们每天早上集体咏经的地方,同学说,他们每天必咏的经文是六字真言,相当于汉传佛教的“阿弥陀佛”,据说即使不会经文的人,只要长念六字真经也能使精神升华到很高的境界。
苏古沁殿的后面是却依拉殿。大殿里最令人惊讶的是一尊十多米高,半蹲半坐的铜铸弥勒佛像。动态的佛祖似乎准备随时起身,来人间弘扬佛法。同时供奉的还有八大药师千手观音,以及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却依拉是藏语,意思是书院,僧人在这里要学习哲学,经文,只有通过学习并考试及格的僧人,才能获得提升的机会。
五当召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寺庙。一方面作为佛寺敬佛,讲经,布道,接待朝奉者;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座学校,传法,辩经,密修,习经。不但学习宗教还要学习医学,天文,数学,大地测量等缜密学问。并以知识分类为四大学部。各部都有自己的学习区域。各个大殿的用途基本上是按此分类。通过对五当召的游览我才知道,过去我对寺庙的认识是多么粗糙与肤浅。
殿堂众多,难以一一表述,但是洞阔尔殿却不能不说。该殿建于乾隆年间,门楣上乾隆手书“广觉寺”用蒙汉藏满四种文字做成匾额。大殿里供奉着众佛及宗喀巴铜像。这里是僧人考试及学习辩论的地方。在殿前宽阔的平台上,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学术讨论。届时活佛与主考坐在正中,与考生一起在这个平台上,由主考提问,学生各抒己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场面热烈,回答踊跃,由此可见这里的学员是多么的平等,身心是多么的解放,学习气氛是多么的浓厚。
一圈游览下来,已是太阳西陲,站在高处望着群山,感到心旷神怡。回首望去,深山古刹在飘荡着的炊烟中,神秘而又透露着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