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
今年3月,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入选“2013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中的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已确认为帝陵,墓主人疑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其中出土的类似书卷样式的陶册十分罕见。这种高规格的帝王陵寝对北魏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墓葬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建筑材料以及随葬品几乎被洗劫一空,底部铺地石、墓道中的木柱被悉数盗走”。显然,盗墓贼再次走在了考古专家的前面。
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盗墓分子活动猖獗。为什么考古专家没有盗墓贼跑得快?国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究竟是怎样的现状?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
考古学家只会捡残砖剩瓦?
经常有人拿盗墓贼与考古专家作比较,我曾经就听到过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盗墓贼比考古专家更能发现文物,考古队只会在盗墓贼盗掘结束之后才去清理;另一种是认为盗墓贼水平比考古学家高,他们不仅能够率先发现遗迹,还能精准定位,挖走的都是好东西,考古队只会捡些残砖剩瓦!这两种说法都十分片面。
我国的考古发掘分为主动性发掘和抢救性发掘两种。主动性发掘是指考古工作者根据科研计划向国家申报,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之后,针对各自的课题研究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发掘。抢救性发掘包括几种情况,其中一项就是盗墓贼盗掘之后,对地下文物造成了破坏,不得不进行发掘;另一种是通过被动性的抢救性挖掘与清理工作,避免必要的基本建设破坏地下文物。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每年批准的主动性发掘有所增加,但均没有超过100项。其他大部分、数目远远超过主动性发掘的情况都是抢救性发掘。盗墓贼把墓葬破坏了,考古专家不得不去清理,就造成了考古专家跟在盗墓贼屁股后面跑的假象。其实这种认识是对考古工作的一种误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主动性挖掘的开展?既非人力不够,也非财力不足,更不是受专业人员的限制,而是与我国以保护为主的文物方针有关。在经过三次考古大普查后,考古人员已经大致掌握了我国地上地下的文物情况。但即使是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也会对地下文物造成破坏。所有的文物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挖掘越多,破坏也会越多。因此,即使考古人员也对重大遗迹中的文物有极大的好奇心,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并传承文物,在还没有更好的技术方法、保护手段和研究理念之前,国家仍将采取以保护为主的方针。
盗墓贼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对于盗墓贼的认知,一些热播影视剧给观众带来了认识上的误解,认为盗墓贼熟读历史,且拥有高精尖的设备与工具。其实,盗墓贼并不像影视剧中那么厉害,他们就是专找墓葬,尤其是大墓来挖掘。这本身并不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也不高,任何普通人只要经过几次实践,都能掌握地下的情况。盗墓贼使用的主要工具叫洛阳铲,它是一种探铲,能把地下的土给带出来,根据土质、土色和土的样子,能判断地下是不是墓葬,是什么时期的墓葬或是其他什么类型的遗迹。洛阳铲我们考古也在用,考古用的洛阳铲本来就是借鉴盗墓贼的,或者说直接从盗墓贼那里引进的。
改革开放以后,有一段时间盗墓活动非常猖獗,他们之中流传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刚开始的时候盗墓贼大多是单干,后来就逐渐发展成团伙化的趋势,分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致。真正在田间实施盗墓的人员可能是居于整个盗窃链的最下层,还有一部分人就待在地表遗址上等着收文物,收完之后,很快就通过非法渠道流传到外面。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