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瓶
传统的铜制品从其表面色泽上看,常见的有红、黄、青及白等多种颜色,称谓也由其呈色不同被人们简称为红铜、黄铜、青铜、白铜等;唯云南特有的斑铜以樱桃红色的金属色泽,与表面金红交错,闪烁着瑰丽金色结晶体的斑铜独树一帜,因此就被世人称为“云南斑铜”。
斑铜有“生斑”与“熟斑”之分,其制品亦有繁简、大小之别。所谓“生”者,系以高品位生斑自然铜冷锻打磨而成的铜器皿或工艺美术品;“熟斑”则以高品位的铜基合金经复杂工艺显色、显斑而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大抵生斑制品因原料和工艺所限,一般造型较小、较简单,多为普通的生活器皿,间或有小型鼎、炉、瓶类仿古制品;熟斑的造型则较生斑细致、复杂得多,造型也更为典雅、丰富。
斑铜工艺始于何时并无史料记载,然而考古学的证据显示,云南最早在明代已有斑铜器件的制作。若要追本溯源,那么斑铜源于东川、会泽。会泽冶铜业发达,一些跟铜相关的制造工艺繁盛。斑铜至少在明代已见行世,但初始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可靠史证。至清代时,特别是1905年昆明作为自辟商埠开放并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后,铜器制造业有了发展,斑铜制品声名日盛,成为昆明工艺美术品之出类拔萃者。此后,由昆明市斑铜厂(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前身)作为当时唯一传承注册专业生产制作“云南斑铜”厂家,在传承基础上,创新融合金银手饰加工工艺和乌铜走银工艺,配以优秀的设计开发和精工制作而受国际专家青睐而授予大奖。
从这一时期起,“云南斑铜”工艺品才真正引起世人的关注,云南斑铜历史与文化才逐步得以发掘整理,而这时期昆明市斑铜厂的云南斑铜工艺品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水平都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的老斑铜,其中,“孔雀瓶”、“孔雀明王”和“牛虎案”等多件珍品也相继开发出来,并在各地巡回展出。这些作品,一直作为现在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的代表作品保留生产至今。从此云南斑铜为云南省工艺美术的骄傲,曾多次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省优质、市优良产品称号。作品除陈列人民大会堂外,“孔雀明王”、“大犀牛”、“薰炉”、“仿古牛”“五型炉”等多件珍品被列为国家珍品收藏;政府首脑出国仿问,也经常以云南斑铜作为礼品赠送友邦各国。1996年,云南斑铜牛虎案作为云南省政府礼品赠送美国总统布什;1999年香港回归,云南省政府将斑铜“大孔雀瓶”赠香港特区作为成立纪念。
云南斑铜作为一个地方性特种工艺品牌曾申报过国家专利,目前经省标准计量局和省技术监督局论证,颁布并执行《云南省斑铜工艺质量标准》。拥有生产专利权的唯一厂家是具有正规技艺传承的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共生产人物、花卉、瓶罐、炉尊、壁饰、器皿等六大类斑铜系工美产品,注册商标为“孔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