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钉标牌
出水文物(部分)黄全吉
5月21日至7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渔山“小白礁Ⅰ号”二期水下考古工作告一段落。经过两个月的打捞,“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下水作业50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2.7万分钟,新出水各类船载文物共145件,主要有碗、豆、盘、勺、杯等青花瓷器和碗、罐、器盖等五彩瓷器,也有酱釉陶罐和砝码、铜钱、银币、锡盒、毛笔、木砚台、紫砂罐、测深铅锤等文物,还有宁波鄞州特产石板材约300块。加上往年出水的青花瓷、五彩瓷、紫砂壶、玉石印章、西班牙银币以及日本、越南年号钱币等,“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已达1050余件。
“小白礁Ⅰ号”沉船:清中期运输船
距离浙江省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7海里的北渔山岛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岛,鱼类、贝类、藻类资源丰富,历来是渔民、游客和海钓者钟爱的地方。而北渔山岛东侧的伏虎礁是我国领海基线的起点岛之一,为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就位于北渔山岛西侧的小白礁附近20余米的幽深海底。2008年,“小白礁Ⅰ号”沉船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当时就被专家视为继“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之后的又一重大水下考古发现,一直备受瞩目。2010年至2011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对该沉船进行水下探方调查,确认该沉船为清中期运输船,载有瓷器和石板等商品。2012年,“小白礁Ⅰ号”发掘工作列为国家文物局重点考古项目,5月下旬,“小白礁Ⅰ号”一期水下考古工作拉开帷幕,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2012年度全国重点文物工作之一,填补了浙江省水下考古项目的空白。2012年7月10日,“小白礁Ⅰ号”第一期发掘工作顺利结束。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