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市(地区)文保单位 >> 正文
清代粮仓敦煌景观新发现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刘学智 刘学智  日期:2016-8-19

    敦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但它们大多分布在戈壁、荒漠等偏远之处,分布在敦煌城区的很少,而位于敦煌市沙州镇东南面沙梁巷的清代粮仓群却弥补了这一缺憾。清代粮仓是一处历经260多年风雨的古建筑群,尤其可贵的是它保存比较完整,目前还在使用中,这在全国都十分罕见。2003年,清代粮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敦煌市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对其加以开发,将会丰富游客的参观内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能增加敦煌厚重的文化底蕴。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座清代粮仓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因此,亟须加以维护并开发利用。

    敦煌粮仓———珍贵的人文古迹

    9月5日,记者来到南关粮库,一进大门就可看到几座较大的土木结构房屋,粮库负责人武国信主任说这就是清代粮仓。从外观上看,这些粮仓与西北农家修建的普通房屋没什么两样,都是“人”字形土坯房,屋顶、墙体全是由黄土、沙石、麦秆和制的泥巴砌成,每一处粮仓的建筑结构呈梯形,下大上小。现在保存下来的粮仓有8座,其中6座如今仍在使用,他打开其中一座的库门,记者看到里面堆满了高及屋顶的小麦,屋顶处圆木纵横,全是由口径40厘米左右的圆木搭建而成的,在梁与柱子的连接处没有一钉一铆,是木头与木头之间的阴阳卯连接起来的,俗称“四梁八柱”。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整个大梁框架仍然牢固如初。

    据介绍,这个粮库始建于乾隆23年,在清代时称“田粮处”,如今保存下来的有8座40间,共计1400多平方米。这些粮仓建筑时先建框架,然后打墙体。墙基底部是由13层青砖砌成的,然后在墙基上用混合土打墙体,墙体底部达1.4米,顶部宽0.7米,厚约30公分。粮仓的屋顶用黄土、小石粒、芦苇等物和成泥巴铺盖。由于仓顶上面的小石粒起到了缓和雨水冲刷的作用,几百年来,粮仓屋顶没有造成大的毁坏,因而未曾修缮过。

    粮仓风雨飘摇亟须修缮保护

    记者看到,位于院子中间没有使用的两座库房破损十分严重。进入库房,只见房内地面青砖塌陷、粉碎,房梁有多处脱卯,墙体上也有很多裂缝;屋外的墙体更是破败不堪,墙皮大面积脱落,里面一层层夯筑而成的墙体裸露在外,屋檐下的芦苇也一根根垂落而下。一想到这些破损是出现在历时260多年的清代粮仓上,记者也不由心痛。

    武主任说,作为古建筑,维修起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指导,这样才能重现清代粮仓的宏伟风貌。但是,资金严重匮乏挡住了维修之路,这些粮仓如今伤痕累累,面临倒塌以至最终消逝的危险。粮库外墙体上,赫然写着一行大字:危房,请注意安全!这行字,连同那一道道裂缝,仿佛是老粮仓的声声呻吟,呼吁人们对它进行挽救。

    清代粮仓能否成为旅游景点?

    清代粮仓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是敦煌这一丝路重镇往昔辉煌的真实写照。按照年代推算,这些粮仓足以成为敦煌乃至全国建筑史上的一项历史遗产。2003年,南关粮仓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敦煌粮仓”。清代粮仓还是位于敦煌市区的唯一一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较大的人文历史景观,具有独特的参观价值。那么,它能否成为敦煌旅游的又一亮点呢?

    9月3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敦煌市旅游局局长龚瑛。龚局长首先肯定了清代粮仓的观光旅游价值。他认为,敦煌风情城的开发兴建为与之相邻的古粮仓带来了极好的发展契机。但目前还存在粮仓归属、管理问题,比如现在粮仓归粮食部管理,这样不方便用于参观、游览,若归文物部门则有利于它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粮仓相应的硬件条件也需要完善,如停车场、卫生间等。龚局长希望有关管理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尽早让清代粮仓成为敦煌的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进而丰富敦煌旅游内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清代粮仓,这位饱经风霜、伤痕累累的老者渴望人们的关爱,以便重现历史风貌,为今日敦煌经济发展做贡献,为敦煌人文景观添亮色……人们渴望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编辑:红豆树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现代社会需要古建筑的返璞归..
 ·安徽太湖县蔡家畈古建筑群修..
 ·广州古建筑玉虚宫变断壁残垣..
 ·朱启钤故宅消防隐患重重
 ·太原唐代古建天台庵修缮完毕..
 ·山西千年古村落保护不到位 一..
 ·四川资阳城区修绿化带发现东..
 ·考古发现新疆规模最大太阳祭..
 ·湘西浦市古镇发现“高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