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利海枣是国际著名的景观树,生长在非洲西岸的加拿利岛。1909年引种到台湾,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中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黄淮地区则需室内保温越冬。其单干粗壮,直立雄伟,树形优美舒展,富有热带风情,广泛应用于公园造景、行道绿化。
株高10~15米,茎秆粗壮。具波状叶痕,羽状复叶,顶生丛出,较密集,长可达6米,每叶有100多对小叶(复叶),小叶狭条形,长100厘米左右,宽2~3厘米,近基部小叶成针刺状,基部由黄褐色网状纤维包裹。穗状花序腋生,长可至1米以上;花小,黄褐色;浆果,卵状球形至长椭圆形,熟时黄色至淡红色。
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又耐阴,抗寒、抗旱。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5~-10℃,但有在更低温度下生存的记录。热带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黄淮地区则需室内保温越冬
1、土壤选择:加拿利海枣的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作为园林苗圃生产,应选择交通方便的田地,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土壤。
2、整地做畦:选择好了土壤,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止土壤渍水。整地,做畦,畦宽130cm,沟宽20cm。采用“品”字形列植,按株行距100cm×150cm(或100cm×100cm)挖穴,穴深30cm,径30cm,穴底加腐熟农家肥0.5~1kg或有机肥0.5kg,拌匀,再适当回土。
3、适时定植:苗长至3~5片叶即可定植大田,以4~8月为定植适期。定植时要小心去除营养袋,不让营养土松散,否则定植成活率降低。定植的株行距为100cm×150cm(或100cm×100cm)。
4、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每月追施复合肥一次,可干施(开沟浅施)或水施。定植后,发现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氯丹乳油300~500倍液灌根;病害防治同苗期管理。
5、气候环境:加拿利海枣原产非州西岸的加拿利岛,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黄淮地区则需室内保温越冬。其植株耐热、耐寒性均较强,成龄树能耐受-10℃低温。
6、生态适应性:加拿利海枣为常绿乔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又耐阴。一年生小苗适应较荫蔽环境,一般遮荫50%为佳。成龄树适应阳光充足的环境。
7、土壤适应性:加拿利海枣对土质要求不严,耐盐碱并且耐贫瘠。在滨海地带、海岸、沙土、微酸性土壤及石灰质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土质通透性较好、湿润的壤土较佳。地下水位过高易引起烂根。
1、银海枣
银海枣树干高大挺拔,树冠婆娑优美,富有热带气息,株高10-16米,胸径30-33厘米,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叶长3-5米,羽状全裂,灰绿色。无毛:忆片剑形,下部忆片针刺状:叶柄较短,叶鞘具纤维。性喜高温湿润环境,喜光照,有较强抗旱力。生长适温为20-28℃。银海枣是一种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耐霜冻(能抵抗-10℃的严寒,除东北和大西北冬天极严寒地域外),喜阳光,可在热带至亚热带气候下种植的棕榈科植物。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有机壤土最佳。银海枣生长快速, 各地均能引种,也是优良的室内植物。
2、加拿利海枣
常绿乔木,高可达10~15米,粗可达60~80厘米。据福建汇百川园艺介绍加拿利海枣为干单生,其上覆以不规则的老叶柄基部。叶大型,长可达4~6米,呈弓状弯曲,集生于茎端。单叶,羽状全裂,成树叶片的小叶有150~200对,形窄而刚直,端尖,上部小叶不等距对生,中部小叶等距对生,下部小叶每2~3片簇生,基部小叶成针刺状。叶柄短,基部肥厚,黄褐色。叶柄基部的叶鞘残存在干茎上,形成稀疏的纤维状棕片。5~7月开花,肉穗花序从叶间抽出,多分枝。果期8~9月,果实卵状球形,先端微突,成熟时橙黄色,有光泽。种子椭圆形,中央具深沟,灰褐色。加拿利海枣富有热带风韵,其树形优美舒展,茎干胸径常达50cm以上,具紧密排列的扁菱形叶痕而较为平整;叶绿壮旺,羽片坚韧;树形张开呈半圆形,远观如同撑开了的罗伞,富有热带风情,可盆栽作室内布置,也可室外露地栽植,无论行列种植或丛植,都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应用于公园造景、行道绿化,效果极好。其球形树冠、金黄色的果穗、菱形叶痕、粗壮茎干以及长长的羽状叶极具观赏价值,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用于园林绿化,特别是上海、重庆、长沙等地,常用其营造热带风景。
病害及防治措施
1、细菌性芽腐病
患病植株未展开的心叶下部呈褐色,软腐状,严重时,可烂至心芽,致使整株死亡,有时愈伤组织形成,使心芽与腐烂组织隔离开来,新的心叶得以继续形成,植株能继续生存。但新形成的心叶较小。
防治措施:
2%加米收500倍或86.2%铜大师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或53.8%可杀得2000、1000倍进行喷雾处理。未发病即要进行预防,每7-10天一次。
2、芽腐病
即芽疫病,病原为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该病原在不同植株上有各种症状,可导致茎干腐烂,叶腐烂,芽腐(茎干)心腐,最终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移栽前严格消毒。可用波尔多液或78%科博500-600倍进行喷雾。
(2)减少对植株损伤,机械损伤或虫伤,修剪时,伤口用药剂进行处理,防疫霉病菌侵染。定期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传病或造成伤口。
(3)药剂防治:多菌灵800倍,75%百菌清500倍,80%代森锰锌600倍,并每7-10天喷一次,雨水多时,可缩短喷药间隔期。
3、黑点病
病叶出现小黄斑,扩大后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5毫米,呈黑褐色,边缘明显,外围有一较宽的黄圈。病斑两面散生或群生,近圆形黑色粒点,宽0.6-1毫米高0.2-0.3毫米,大多数中部开裂,有时在其上产生一些黄白色粒状物,严重时叶片病斑累累、变黄干枯。
防治措施:
在春季开始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新万生600倍液;或大生500-600倍液喷洒防治。
其它病害:
炭疾病:胶孢炭病菌(collelotrichumgloeosporioides)引起。避免过湿。
灰斑病:由棕榈拟盘多元孢(psetalotiopsispalmarum)引起,避免过阴。
叶斑病:由丽赤壳属(calomeltria)引起,防过湿。
以上真菌性病害引用一般杀真菌药物进行防治。
虫害及防治措施
1、金龟子,成虫危害植株,幼虫(蛴螬)哨食植株的根系,是严重的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600倍液40%乐斯苯800倍液3%呋喃丹每平方米100克,都可以进行灌根或拌成毒土进行防治。
2、象鼻虫(象甲):鞘翅目的象虫科,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植株,可蛀干,植株高大的采用喷药防治,喷至茎干流药。对于基部为害的可刺杀或灌后封杀。
药剂作用:甲胺磷1000倍+20%灭扫利1500倍,75%硫双灭多威,40%氧乐果500倍。
3、椰心叶甲:检疫性害虫,可用挂包法防治(药剂用椰甲清有特效)。
4、其它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可进行喷药防治。化学药剂有:10%氰戊葡脂1500倍,5%锐劲特1500倍,40%氧化乐果500倍,10%氯氰葡脂800-1000倍,以及诸多各种复配农药,根据病情及效果进行选择不同的农药。
椰枣(英文名称:Date):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学名:Phoenix dactylifera )的果实,《本草纲目》称无漏子。原植物属棕榈科刺葵属。分布于西亚、北非以及中国的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在西亚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乔木。椰枣树树干高大挺直,树叶呈羽状复叶形,叶片狭长,类似于椰树。椰枣树雌雄异株,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树龄可达百年。果实产量高,是中东一些国家的重要出口农作物。椰枣的营养价值高,亦被称为沙漠面包。
椰枣树
椰枣树呈乔木状,高达35米,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上部的叶斜升,下部的叶下垂,形成一个较稀疏的头状树冠。叶长达6米;叶柄长而纤细,多扁平;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8-40厘米,顶端短渐尖,灰绿色,具明显的龙骨突起,2或3片聚生,被毛,下部的羽片变成长而硬的针刺状。佛焰苞长、大而肥厚,花序为密集的圆锥花序;雄花长圆形或卵形,具短柄,白色,质脆;花萼杯状,顶端具3钝齿;花瓣3,斜卵形;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近球形,具短柄;花萼与雄花的相似,但花后增大,短于花冠1-2倍;花瓣圆形;退化雄蕊6,呈鳞片状。种子1颗,扁平,两端锐尖,腹面具纵沟。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果实为浆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似枣子,长3.5-6.5厘米,成熟时深橙黄色,果肉肥厚。
椰枣树之名是因为外观像椰子树,而果实像枣。椰枣树是人类最早进行驯化栽培的四大果树之一(其他三种为葡萄、无花果、和油橄榄),椰枣树浑身是宝。椰枣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对人体有用的多种维生素和天然糖分。不仅如此,椰枣果肉味甜,营养丰富,既可作粮食和果品,又是制糖、酿酒的原料。可以制成各种糖果,高级糖浆、饼干和菜肴,以及制醋和酒精。椰枣树的树干作建筑材料与水槽,树形美观,常作观赏植物。枝条可以制作椅子、睡床以及装运水果、蔬菜、鸡鸭、鱼虾和筐子;叶子可以用来编席子、捆扫帚、制托盘等,还可以作燃料;树干用来建造农舍、桥梁;枣核可以作饲料;劣等椰枣则用来作肥料或饲料。 椰枣具有补中益气,止咳润肺,化痰平喘。其所含纤维素非常柔软,不会对敏感的胃肠造成伤害,可治疗胃溃疡:用全生牛奶与去皮蜜枣浸泡即可;椰枣子的种籽含有丰富的男性荷尔蒙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