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分布于喜马拉雅西北部经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试标本采自缅甸。
形态特征:
茎弧曲上举,长5-20厘米或更长,粗7-9毫米,节间长1-2厘米,疏生二列的叶。叶斜立或近水平伸展,长圆形,长7-14.5厘米,宽1.4-2.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不等侧2圆裂,基部具宿存而抱茎的鞘。花序与叶对生或腋生,常数个,长1-4厘米,具多数短分枝,拟似伞状花序,密生少数至多数花;花序柄长3-10毫米,粗约3毫米;花苞片肉质,宽三角形,长1-2毫米,先端近锐尖;花梗和子房淡黄色,长约5毫米;花开展,稍有香气,萼片和花瓣黄色带红褐色横向斑纹;中萼片长圆形,长5毫米,宽1.8毫米,先端钝;侧萼片镰刀状长圆形,长5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花瓣长圆形,与中萼片等长而较狭;唇瓣乳白色稍具紫红色斑点,不明显3裂,分前后部;前部卵形,长3.5毫米,宽3毫米,先端钝,上面中央具许多小肉瘤,边缘鸡冠状皱褶,基部具1个横隔,其两侧向后延伸并且与蕊柱的前面合生而形成具领的距口上缘(即唇瓣后部);距黄色,圆筒形,劲直,长约3毫米,粗2毫米,内臂密被白毛;蕊柱粗短,长约1.5毫米,稍被短毛,顶端各具1枚短钝的蕊柱齿;药帽半球形;花粉团2个,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蒴果直立或斜立,纺锤形,长2-3厘米,粗4-8毫米。花期11月,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生长习性:
产海南(陵水、保亭)、云南西部(德宏)。海拔约500米,附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