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我国台湾省,较为广布。生于海拔500--17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在日本(含琉球)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
形态特征:
植株高18--20厘米。根状茎匍匐,伸长,具节,节上生根。茎圆柱形,直立,肉质,具4--5枚叶。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4--6厘米,宽2.5—3厘米,绿色,先端急尖,基部圆或钝,骤狭成柄;叶柄长1.5—2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长10---13厘米,微带红褐色,被毛,总状花序具4—8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淡褐色,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8—12毫米,宽5—5.5毫米,背面被毛;子房圆柱形,不扭转,红褐色或绿色,连花梗长1—1.5厘米,被毛;花不倒置(唇瓣位于上方),萼片和花瓣均具规则排列的绿褐色或深绿色的斑块状,背面均被毛;中萼片卵形,浅绿色,长5—6毫米,宽3.5--4毫米,先端渐狭或短尾状;侧萼片镰状长圆形,浅绿色,长1.1—1.2厘米,宽4.5--5毫米,先端急尖;花瓣浅绿色,歪斜,披针形,长6.5—7毫米,中部宽2.2--3毫米,上部渐狭呈尾状,与中萼片粘合呈兜状;唇瓣白色,直立或向下伸展,呈Y字形,长2—3厘米,前部扩大并2裂,裂片三角形,长1厘米,宽5.5毫米,中部收狭成爪,爪两侧具数条不等长的流苏状裂条,其前部的裂条细而长,而后部的短、细齿状,基部凹陷呈圆球形的囊,囊长3毫米,末端浅2裂,其内两侧各具1枚深2裂成棒状的胼胝体;蕊柱短,长3.5毫米,前面两侧具翼状附属物;花药卵形;花粉团2个,具细长的花粉团柄,末端共同具1个小的粘盘;蕊喙直立,叉状2裂;柱头2,位于蕊喙的前方基部,彼此相靠似深裂为2,纺锤形。花期5—8月。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