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广东栽培
国外分布:南非洲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枝近无毛;刺两叉状,长2~4厘米。叶革质,广卵形,长3~7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具急尖而有小尖头,基部浑圆或钝,无毛;叶背中脉凸起,侧脉扁平而不明显,无毛;叶柄长约2毫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高脚碟状,白色,芳香,长达2.7厘米;花萼短,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5.5毫米,宽2毫米,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裂片长圆形,向左覆盖,长约为花冠筒的2倍,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中部略上;子房全缘,2室,每室有胚珠10颗,花柱长圆柱状,柱头比雄蕊为高,顶端2裂,被毛。浆果卵圆形至椭圆形,长2~5厘米,亮红色;种子圆形,纸质,红色。花期8月。
生长习性:
它生性强健,喜高温干旱,生育适温为20~30℃。冬季搁放于棚室内,最好能维持5~10℃的棚室温度。
繁殖培育:
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要求光照充足,春、秋季可接受全光照,惟盛夏高温时应适当给予遮阴。生长季节,可每月浇施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内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促进其开花结果。因其枝叶茂密,栽培环境要求通风良好,必要时酌加修剪。若在生长旺盛的春、夏季开花较少,可进行一次修剪,抑制其营养生长,促成植株孕蕾开花。为了促成植株矮壮,可在修剪的基础上,用0.05 ~0.1%的比久药液喷洒茎叶,可将其培育成株形矮壮的特殊观果盆景。大花假虎刺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法繁殖。播种,可于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洗出种粒后,在室内进行盆播。扦插,可于春季选择粗壮的成熟枝条或顶梢,穗长10~12厘米,仅保留顶部的一对叶片,下部叶片剪去,插入沙壤中,约过50~60天,即可愈合生根。高压,可在春季选择粗壮的1年至2年生枝条,于平滑处以利刀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约为1~1.5厘米,伤口处包裹好湿润的混苔土,土团直径6~8厘米,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待剥皮处愈合生根后,于秋末剪下另行上盆栽种。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