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皖,苏,浙,赣,湘,鄂,川,黔,闽,台,粤,桂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5米,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生于枝顶,3--8片簇生呈假轮生状,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常向下延,上面深绿色,干后仍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6—8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下面明显,边缘平展,或略皱折;叶柄长7--15毫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2—10朵,花梗长1.5--3.5厘米,纤细,无毛,常向下弯;苞片细小,早落,萼片卵形,长2毫米,先端钝,无毛,花瓣长8--9毫米,雄蕊长6毫米;子房长卵形,被糠枇或有微毛,子房柄短;侧膜胎座3个,每个胎座有胚珠5--8个,生于子房内壁的中部。蒴果近圆形,长9—1 2毫米,多少三角形,或有纵沟3条,子房柄长1.5毫米,3片裂开,果片薄木质;种子8—1 5个,长约3毫米,种柄短而扁平,长1.5毫米;果梗纤细,长2--4厘米,常向下弯。本种的叶倒卵形至倒披针形,有时较宽,或有时较狭窄,干后仍发亮,伞形花序有纤细而下弯的长花梗、子房仅有微毛,蒴果近圆形,常呈三角形,先端略尖,基部有短的子房柄,果片薄,3片裂开,种子8--15个。它和光叶海桐较接近,后者蒴果椭圆形,先端圆,果梗强直,果片革质。种子含油提出油脂可制肥皂,茎皮纤维可制纸。
生长习性:
山坡林下、岩石旁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