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本种为云南南部(麻栗坡、西畴、马关一带)特产。模式标本采自麻栗坡县南温河老君山林场,海拔约1650米处。
形态特征:
灌木状竹类,竿直立,高2—3米,粗约1厘米,下部各节环列有向下弯曲的刺状气,生根5或6条;节间长7—8厘米,在竿下;部略呈四方形,在竿中上部为圆筒形,幼时背面绿色,具纵行的白色绒毛,老则无毛而光滑,竿壁厚,近实心;竿环隆起;节下方具有…—圈棕色或暗红色密毛环带;分枝初为3主枝,以后则为多数,枝实心,枝环甚隆起。箨鞘宿存,薄纸质,小横脉清晰可见,长三角形,较长于节间,背面具锈褐色斑点并被有稀疏易脱落的紫褐色小刺毛,基部密被浅褐色绒毛,鞘缘具整齐淡黄褐色的纤毛;箨舌不明显,其上密生黄褐色绒毛;箨片极小,长不及1毫米,呈锥状,基部与箨鞘相连处无关节。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氏3.5厘米,纵肋显著,表面光滑;叶耳不发达,但两肩的白色鞘口缒毛则甚发达,长13毫米;叶舌低矮;叶片披针形,纸质,长13—16厘米,宽约1厘米,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次脉3或4对,小横脉呈长方格状。花果未见。笋期10月。
生长习性:
海拔约1650米处。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