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贵州特产。
形态特征:
竿高6-8米,直径3—4厘米,梢端长下垂;节间长20—30(40)厘米,幼时被白 粉,竿壁厚1—4毫米;节内长5毫米,初时与节下方均有一圈淡棕色绒毛环;分枝习性 较高,自竿基部第七至十一节开始发枝,每节具多枝,主枝粗,明显。箨鞘早落性,厚 纸质,长16—20厘米,背面贴生有淡棕色小刺毛;箨耳无;箨舌高2毫米,其边缘具1 厘米之缝毛;箨片外翻,易脱落,基部宽约为箨鞘口部宽的1/3,背面无毛,腹面具白色 短硬毛。末级小枝在节上近束生,无毛,全长可达15厘米,上端具5—7叶;叶鞘无毛, 纵肋稍隆起,无叶耳;叶舌高1—2毫米,略凸起,边缘的形态略有变化,或波曲、或具 细齿,稀或生有纤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6厘米,宽1—2厘米,无毛,先端渐 尖,具1短而粗糙的芒状尖头,基部在枝下方的叶为圆形,枝上方的叶则为楔形,次脉 4—6对,叶缘的一侧平滑,另一侧粗糙,小横脉仅在枝下方叶片的下表面稀疏可见;叶 柄极短而无毛。花枝未见。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