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广西金秀县大瑶山(模式标本产地)。
形态特征:
竿高约1.5米,直径5—10毫米;节间长25—35(45)厘米,实心,幼时密被棕色伏贴疣基刺毛;箨环较严坦,其周围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竿环隆起;节内长9—10毫米。箨鞘长约为节间的1/2—1/3,绿色,背部密被淡棕色疣基长毛;箨耳极发达,镰形,长1.5—2厘米,边缘密生两行放射状伸展的继毛,后者长2—3厘米;箨舌高0.5—1毫米,截形或微凹,边缘密生流苏状缝毛,其长为2—3堙米;箨片椭圆状披针形,绿色,向上逐渐增大。小枝具5—8叶;叶鞘厚硬,背部密被疣基长毛,以后逐渐变为无毛而留有疣基,通常上部还密被白色柔毛;叶耳较厚,极发达,长15毫米,宽约3毫米,其边缘生有长达3厘米呈放射状伸展的疣基继毛,叶舌高约2毫米,边缘密生直立流苏状缒毛,后者长2—2.5厘米;叶片椭圆状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40)厘米,宽5—9(12)厘米,先端渐尖呈锥状粗糙尖头,基部宽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沿叶脉被短粗毛,次脉8—12对,小横脉形成较为稀疏的长方格形。花序未见。笋期春夏。
生长习性:
海拔500米,生于常绿阔叶林内。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