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 正文
怡园
来源:苏州园林设计院-----名园鉴赏  日期:2016-6-27
    怡国建造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1908),原为顾文彬私家花园,是由花园、住宅、义庄、祠堂组合而成的完整的、典型的江南绅宦私人宅园。

    怡园在苏州各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晚,它吸收了苏州诸园的优点,形成了集锦式园林的艺术特色。其复廊采取沧浪亭的部分格局,迂回曲折假山参照环秀山庄布置,洞壑幽深;荷花池和网师园相仿佛,明净清澈;旱船取法拙政园的香洲,玲戏别致。因而博采众长,容纳万家,自成一格。

    怡园在造园艺术上,充分吸取宋、元、明、清园林组景长处。鉴于面积较小,园林布局采用空间划分、对景、借景等手法,把假山、曲桥、建筑参差交错,配合成多层次立面轮廓,使园景幽深曲折,迂回不尽,达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丰富景色的效果。全园景致幽深,有山有水,组成可行可居可游的整体。特别是从四方搜觅来的石峰,或立庭院,或伴嘉树,姿态玲珑奇特。立之可观,卧之可赏,使人犹入丘壑,如游名山,成为怡园的一大特色。

    怡园总平面东西狭长,面积约0.6公倾,布局上分东、西二部,用一道复廊相隔,分成两个境界。

    园的东部以建筑庭院为主,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坡仙琴馆、岁寒草庐、石舫、玉虹亭等景点,配置湖石,点缀花木。

    玉延亭中有石刻对联:“静坐参令妙,清潭适我情”,为明代董其昌草书,与四时潇洒亭一起形成了以竹为中心的艺术氛围。这也是园主人所追求的“清雅脱俗,潇洒自如”人生境界的体现,从而拉开了以“怡”为主题的全国的序幕。由玉延亭向前,走廊的壁上嵌有我国历代名家王羲之、怀素、米帝等的书法石刻多方,称为“怡园法帖”,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坡仙琴馆和石听琴室为东部的主体建筑,两处本是一室,隔而为二。东是坡仙琴馆,原藏宋苏东坡“玉润流泉琴”,并有东坡小像;西为石听琴室,北窗外有两块石蜂,似两位伛偻老人俯首听琴模样,故名。坡仙琴馆、石听琴室以及玉虹亭构成以琴为中心的小区域小集中表现江南古典园林的建筑美、书画美与自然美。

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传扬“浙派..
 ·内乡县衙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标..
 ·榆次猫儿岭新发现古墓27座
 ·考古专家提出新解 刘贺之死或..
 ·哈民遗址入选自治区首批十大..
 ·山东启动“三孔”古建维修等..
 ·四川古寺1500岁紫薇突发病 传..
 ·湖南裡耶古城遗址遭洪水浸泡..
 ·青阳加强“天官坟”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