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园林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园林网
百科 www.yuanlin.com/baike/

上手机做生意

  • 手机版园林网

  • 园林网微信

芒萁繁殖栽培

芒萁,(拉丁学名: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又名铁狼萁,水龙骨目里白科芒萁属真蕨类植物的1种,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朝鲜南部及日本,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有药用价值。

芒萁在江西又称芦萁,赣州就有叫芦萁村、芦萁坑的地名。


繁殖培育

繁殖以分株为主,于春季新叶抽生前将带有2~3片老叶的根茎切断,栽植后,另成新株。穴内施以基肥,栽后充分浇水。待抽生新叶后,任其生长。


栽培技术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 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一)人工防治

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 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 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 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 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 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 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 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 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 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二)机械防治

结合农事活动, 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 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 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三)化学防除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 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 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 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 等方法进行除草。

芒萁的功效

形态特征

植株通常高45-90-(120)厘米。

根状茎横走,粗约2毫米,密被暗锈色长毛。

叶远生,柄长24-56厘米,粗1.5-2毫米,棕禾秆色,光滑,基部以上无毛;叶轴一至二(三)回二叉分枝,一回羽轴长约9厘米,被暗锈色毛,渐变光滑,有时顶芽萌发,生出的一回羽轴,长6.5-17.5厘米,二回羽轴长3-5厘米;腋芽小,卵形,密被锈黄色毛;芽苞长5-7毫米,卵形,边缘具不规则裂片或粗牙齿,偶为全缘;各回分叉处两侧均各有一对托叶状的羽片,平展,宽披针形,等大或不等,生于一回分叉处的长9.5-16.5厘米,宽3.5-5.2厘米,生于二回分叉处的较小,长4.4-11.5厘米,宽1.6-3.6厘米;末回羽片长16-23.5厘米,宽约4-5.5厘米,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向顶端变狭,尾状,基部上侧变狭,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平展,35-50对,线状披针形,长1.5-2.9厘米,宽3-4毫米,顶钝,常微凹,羽片基部上侧的数对极短,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长4-10毫米,各裂片基部汇合,有尖狭的缺刻,全缘,具软骨质的狭边。

侧脉两面隆起,明显,斜展,每组有3-4(5)条并行小脉,直达叶缘。 叶为纸质,上面黄绿色或绿色,沿羽轴被锈色毛,后变无毛,下面灰白色,沿中脉及侧脉疏被锈色毛。孢子囊羣圆形,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或上下两侧小脉的弯弓处,由5-8个孢子囊组成

分布范围

产江苏南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西康、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云南。生强酸性土的荒坡或林缘,在森林砍伐后或放荒后的坡地上常成优势的中草羣落。日本、印度、越南都有分布。

生长环境

多年生杂草。常以孢子繁殖。喜酸性土壤,生于林、果园、茶园、路埂。园林杂草。

土壤是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植物根系和微生的生长构成了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植物与这样的生态条件息息相关。土壤的酸碱性是重要的理化性状之一。长期自然选择与淘汰的结果,在酸性土壤上保存了一批只适应于酸性土壤生存的植物,称之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的出现可以作为土壤酸性的标记。

芒萁分布于长江以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和甘肃南部。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用途

观赏用:芒萁具有观赏用途。

编织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的叶柄可以拿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篮子或其它精巧的手工艺品。

芒萁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好帮手,根茎匍匐横走于土壤表层,生长快速。具有水土保持的功效,也是火灾后可以急速复原的植物。

药用:中药的运用上,芒萁的根茎及叶可治冻伤,且一年四季都能采集利用。性味:枝叶、根茎:甘、淡。效用:枝叶:清热解毒,袪瘀消肿,散瘀止血。治痔疮,血崩,   鼻衄,小儿高热,跌打损伤,痈肿,风湿搔痒,毒蛇咬伤,烫、火伤,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虫咬伤。

用于栽培灵芝的优良草本植物,实验表明,用芒萁栽培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最高是段木灵芝的3倍,而其药理作用与段木灵芝有类似功能。

天然染料。可以提取色素做天然染料用。

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芒萁骨

1 基本信息

  【芒萁骨的功效介绍】:   芒萁骨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   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蕨叶、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叶草(《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捣敷。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陆川本草》:苦涩,微温。

2 植物形态

  芒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根状茎横走,细长,褐棕色,被棕色鳞片及根。   叶远生,叶柄褐棕色,无毛;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托叶)着生,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羽片深裂;裂片长线形,长3.5~5厘米,宽4~6毫米,先端渐尖,钝头,边缘干后稍反卷;叶下白色,与羽轴、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细脉2~3次叉分,每组3~4条。   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有孢子囊6~8个。   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   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茎(芒萁骨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3 功用主治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   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   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   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   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4 选方

  ①治妇女血崩:芒萁幼芽或叶茎心(髓部),煅透研末,每次二至五钱和温酒服。   (《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妇女白带:芒萁茎心四至五钱,龙眼肉一至二两,冰糖一两。   酌冲水炖服。   ③治尿道炎、小便涩痛不利: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一两。   水煎服。   ④治汤火伤:芒萁茎心烧灰研末,用桐油调敷。   (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外伤出血:芒萁幼芽捣烂敷。   (《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痔瘘:芒其叶柄烧存性,插入瘘管内,每天一次。   (《湖南药物志》) ⑦治风疹瘙痒:鲜芒萁,煎水洗。   (《福建中草药》)


芒萁属于什么植物

基本信息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亚门

真蕨亚门

薄囊蕨纲

水龙骨目

里白科

芒萁属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fdsfdsfds.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566655651